发布时间:2024-12-15 20:21:19 来源: sp20241215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能源领域,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不竭科技动力,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日前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联合主办,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能源安全 科技创新”论坛上,来自产学研各界专家,就科技创新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发展路径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结合能源电力国资央企面对的形势任务,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赵华林表示,能源转型,电力是主战场;科技创新,国资央企是排头兵。国资央企要携手各类经营主体,加快融入和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主动寻找未来能源发展的广阔空间,实现互惠共生、共同发展。
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表示,我国已经站到了化石能源转向非化石能源、清洁能源的舞台的中心,目前非化石能源所面临的间歇性、不稳定性等问题,未来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得以解决,用科技创新来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产业转型。
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表示,构建集高效、安全、环保、经济于一体的新型能源产业创新机制,是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科技以人为本的原则,推进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与人民健康美好生活需求的对接,坚持创新无边界的理念,推进能源变革与其他领域以及世界各国的协同发展,坚持以大带小的模式,在能源行业形成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格局。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表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加快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需要加强战略规划协同和科技创新支撑。合作组织希望与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加快我国能源绿色转型与安全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当前新型电力系统的瓶颈问题是灵活性,需要绿氢储能、电池储能和智慧储能等三种储能相互协同,系统发力,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认为,“光储直柔”将提供足够的电力供给和用电安全性,可以实现更可靠的电力供给;可以改善调节特性、提高电能质量,提高系统效率。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终端用能的全面电气化、电力零碳化,将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也有多位与会人士建议,能源电力行业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凝聚力量,共同推动“能源安全”和“科技创新”的“双激活”“双融合”,为共建美好世界奉献更多清洁能源。
(责编:王震、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