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政策发力 前景可期——海外专家认为中国政策将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发布时间:2024-12-01 05:26:14 来源: sp20241201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题:政策发力 前景可期——海外专家认为中国政策将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新华社记者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地缘冲突升级、国际贸易环境多变等不利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显现韧性和潜力。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前三季度运行稳中有进,向好因素累积增多。海外人士认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政策发力稳增长、强预期,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地,中国市场信心得到有效提振,中国市场长期前景值得期待。

  总体平稳多有亮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8%,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今年中国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创新高,外汇储备重新回到3.3万亿美元。

  穆迪分析公司经济学家哈利·墨菲·克鲁斯认为,第三季度,9月单月数据较7月、8月明显改善,零售、工业生产等方面增长都有所加快。鉴于中国最近推出的一系列增量政策尚未体现在三季度数据中,克鲁斯预计中国有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3.2%,比8月份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

  《南华早报》援引高盛分析报告报道,中国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创4个月以来新高,这主要得益于政府推动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部经济学家让-马克·纳塔尔认为,以旧换新政策有助于提振消费、投资和经济增长,这是中国向消费导向型经济转变的正确一步。

  花旗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内森·希茨表示,中国最近公布的相关措施将显著提振需求,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在出口方面表现不俗。”世界贸易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尔夫·奥萨认为,中国近期推出的增量政策有助于提振国内需求,进一步平衡外贸结构。

  科特迪瓦国家投资银行高管德西雷·夸梅表示,面临多重挑战,中国经济表现出很强的韧性。

  政策发力提振信心

  近期,随着中国推出一系列增量政策,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和中国市场的信心持续提振,境外投资中国标的的相关金融产品价格随之上涨,在美上市中概股也显著走高,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乐观预期明显提升。

  过去数周,瑞银、高盛、野村、荷兰国际集团等机构纷纷上调了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荷兰国际集团报告说,增量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提振作用将在明年继续显现。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近日在IMF和世界银行2024年年会期间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表示,IMF注意到中国最新宣布的一系列增量政策。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到如此大的规模,内需将是中国更可靠的增长来源。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说,中国一系列增量政策给经济运行注入信心与动力,强化了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复苏引擎的基础性作用,证明中国在充满挑战的全球市场环境下具有快速应对、保持经济稳定的能力。

  美国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瑞·达利欧撰文表示,多个因素共同促使近期中国市场出现火爆场面,看好相关措施为市场提供进一步支撑。美国金瑞基金公司发布报告说,中国增量政策已经发力,其落地实施可能带来更多提振效应。

  “中国政府在应对复杂经济形势时展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专业性。”古巴国际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认为,近期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向市场发出了明确而有力的信号,随着市场预期快速转变,资本持续涌入,中国经济前景更加光明。

  高质量发展值得期待

  国家统计局数据还显示,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3.8%、26%、25.4%。海外专家认为,中国相关政策将释放长期流动性,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主任托比亚斯·阿德里安表示,中国近期相关政策促进了金融条件的放松,中国家庭和企业的融资成本已经下降。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能够以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生产各种商品。同时,中国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正逐渐成为全球领导者,如人工智能、5G和可再生能源。”夸梅说。

  面对全球发展绿色转型的共同难题,中国“新三样”等产品丰富全球供给,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显著贡献。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7578.3亿元,占出口总值的4.1%。

  德国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表示:“我们在中国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正在加快筹备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工厂,预计近期将投入生产。”

  智利圣地亚哥大学经济学家玛塞拉·贝拉说,中国近期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将释放更多资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推高科技等关键领域进步,促进高质量发展。

(责编:崔译戈、徐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