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重生保住19家企业职工饭碗

发布时间:2024-11-17 01:30:00 来源: sp20241117

炎炎夏日,位于江苏省昆山市五联路的昆山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厂区内人来车往,企业新上的设备正满负荷运转,一箱箱组装完成的汽车座椅正整车待发……

“张总,上海那边又来新订单了,说是比较急,这个月大家伙估计要加加班了!”“客户利益优先,你赶紧做好流程安排,确保按时交付。天太热,一定要把加班工人的防暑就餐保障好!”这位总经理是新昆山人,一毕业就来到这家企业,算算也有近十年的光景,看着眼前的一切,他充满信心。

而谁能想到,这曾是一家濒临绝境的企业。那么它又是如何涅槃重生的呢?

高新技术企业走到破产边缘

某金属制品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座椅、靠枕、天窗、中控部件等生产组装,拥有与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相关的16项专利和6项软件著作权,属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年营业额曾达3000多万元。

趁着企业发展旺盛,公司股东希望扩大规模、提升影响力,便在外地购买了土地、新建了厂房,投资金额超2000万元。然而,因市场需求变化、产业转型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遭遇投资风险,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困境,无力清偿到期债务1560万余元,其中职工债权14万元,最终被职工债权人通过诉讼程序胜诉后进入强制执行。同时,公司作为被告的合同纠纷超过20起在法院处于在审或审结状态。

昔日蒸蒸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无力支付货款,还无法支付职工工资,被迫走到了破产边缘。

19家小微企业面临被拖垮的风险

案件受理后,昆山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杨敏峰多次走访调查,发现这家公司规模不算很大,但在产业链中的作用不小。

该公司拥有宁波某新能源汽车、上海某汽车零部件、上海某汽车车顶饰件等多家客户供应商资质,而这些客户都是知名汽车品牌企业的直接供应商。公司还下接19家中小型零部件供应商,他们是该公司的债权人,都希望公司能“活下来”,并表示如果该公司“活不下来”,他们也很难继续经营发展。

“公司的执行情况关系着20家企业的生存及员工的就业,绝不是简单的企业执行案件。”杨敏峰意识到,要把办案效果放到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去考虑。

为此,杨敏峰立即将案件提交执行局法官会议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该企业可以运用“执行转破产”机制争取新的生机,杨敏峰决定将案件移送昆山市企业重整服务中心进一步“诊断”。

2023年,昆山法院成立了企业重整服务中心,致力于构建“诊疗式”企业重整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危困中小微企业“分类预警﹢快速重整﹢信用修复”挽救工作机制,便于及时发现运行异常企业、风险企业,并提供和解与重整指引、融资支持,为债务清偿和挽救危困企业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杨敏峰联合企业重整服务中心办理破产案件的法官胡凡青一起,向19家供应商债权人详细介绍了该中心的运行机制及相关成功案例,引导债权人申请某金属制品公司破产。

2023年12月,经职工债权人同意,昆山法院对某金属制品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予以终本,并“一揽子”移送破产审查。考虑到该案涉及面广、事态紧急,昆山法院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于今年1月4日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清算,并及时通过摇号方式指定破产清算管理人。

经承办法官了解,该公司虽然已经进入破产程序,但因其在产业链上的关键作用,依然收到很多订单,具有稳定经营的良好基础。同时,公司主要股东也在积极稳定员工情绪、凝聚多方力量,主动与上下游客户沟通,维护好业务关系。

“若双方能成功和解,不仅能够稳定这条高资质的车企生产供应链,保障上下游产业的持续发展,还能提高各类债权的清偿率,更好地维护债权人的利益。”案件承办团队在充分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后,提出了“清算转和解,给予债务人宽限期”的破题新思路。

体检报告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职工债权一共14万元,你们先把这个钱结了,其他的你们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我们这养家糊口的,可等不起你们这么耗!”

“我对他们的财产又没有优先权,到时候我拿不到钱怎么办?”

一开始,一些职工债权人和普通债权人存在抵触情绪,甚至不愿意与法官、破产管理人见面沟通。在种种阻力之下,胡凡青决定延缓召开破产清算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为多方当事人赢得斡旋的时间。同时,指导破产管理人对某金属制品公司进行全方位“体检”,彻底摸清企业负债情况、现存资产、知识产权等,形成比较翔实的体检报告,为双方达成和解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企业重整服务中心指导破产管理人多次走访债权人,共同分析公司体检报告,召集各方充分论证和解价值、和解协议可行性等,提出了由该公司的全体股东提供保证的担保措施。经充分征询债权人意愿后,最终该案从破产清算转入破产和解并取得成功。

根据和解协议,职工债权得以100%清偿,普通债权清偿比例也将提高至50%。

“我不仅能拿回工资,还能保住工作,对我来说真是最圆满的结果!”某金属制品公司的员工拿到工资后很是激动。

“我正焦虑如何另谋出路,没想到又能‘活’过来了,真是太好了!”与某金属制品公司长期合作的一家供应商员工也很高兴。1家企业的和解成功让19家企业的几百名员工都保住了饭碗。

前不久,金属制品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债权人代表共同来到法院,向胡凡青赠送“为企解忧赢民心”的锦旗表达谢意。如今,这家公司的新订单源源不断,生产经营如火如荼……(记者 郑卫平 通讯员 孙青 蔡磊)

(责编:梁秋坪、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