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6:35:58 来源: sp20250105
中新网 昆明5月28日电 题:画家孙景波古稀之年忆往昔:最忆是云南
记者 缪超
西双版纳高耸的热带植物、普洱景迈山古朴的茶社、西盟阿佤山壮实黝黑的妇女、昆明蓝天白云下的青山溪流……记者近日走进知名画家孙景波位于昆明的家,画室摆放着数十幅大小不一的油画,俱是近年来他重回云南“充电”采风所绘。
今年79岁的孙景波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壁画学会副主任。其辉煌的艺术生涯,起点就在云南。古稀之年的他,忆往昔,最忆是云南!
图为知名画家孙景波。杨牧源 摄“祖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1945年,孙景波生于山东烟台牟平。父亲在他出生前便参军抗日离乡,6岁前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我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爷爷是木匠,母亲是绣花女工,因此我从小就喜欢乱画,在墙上、在地上乱画。”
颇具绘画天赋的孙景波后来考入位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留校,但不久就被派往云南。“当时云南新成立美术创作组,亟需美术人员,学校询问我是否愿意去?”
图为孙景波(右一)年轻时在云南农村的旧照。孙景波 供图中国西南边疆,路途遥远,生活艰苦。“我们那代人的思想就是,祖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越是艰苦越要去。”当年仅19岁的孙景波毫不犹豫,离开北京,奔赴云南。
初到云南,孙景波还未来得及拿出画笔,就被要求到农村参加劳动实习。昆明宜良县被称为“滇中粮仓”,在一个叫上马房的村庄,孙景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1970年,孙景波又“插队”到红河泸西、弥勒的彝族农村。在那里,他帮着制作墙报,写标语,画宣传画,“劳作之余,有人杀鸡、宰鸭宴请我。我帮他们画结婚用的衣柜,书写门联。年轻人和孩子们,常到我住处,给我做模特儿,看我画画。而我乐于听他们啧啧称奇的夸赞。”
彝族与生俱来的淳朴天性和善良直爽,让孙景波有了“宠辱皆忘,乐不思蜀”的感动。在民族地区,前后住了近8年时间,他创作收集了大量人物、风景、劳作等场景的速写和草图,成为他艺术生涯的原始积累。
图为孙景波画作《阿细新歌》。杨牧源 摄“如野狗般走遍云南,画尽云南”
1971年12月,云南省美术组朋友邀约孙景波创作作品,参加次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美展,他迅速绷开125厘米×210厘米的油画布,仅花费十多天工夫就完成其成名作《阿细新歌》。
“当时的我就像一头饿狼见到了猎物,饥不可待,兴奋异常!扑上去,不假思索,任凭直觉,拿起画笔,就直接上布。”孙景波回忆,那些“阿细(彝族支系)姑娘”坦然而快乐地伴随他急不可待的心情,争先恐后地站到画布里的秧田当中。整幅画作阳光明丽、风轻云淡,人物在阳光水影中劳作,视觉上给人一种如诗如歌的意境。
孙景波回望当时,幸得过去有8年云南农村生活经历,至今许多画面刻印脑海,一草一木都在笔底的“下意识”中快速回映。
农村的生活经历,也让他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性格。后来回到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他时刻告诫学生,要像野狗一样去写生,“带着画笔,舍去行囊,住到农民家里,农民有啥就吃啥,只有入乡随俗贴近泥土,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从1964年到1978年,19岁到33岁之间,孙景波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开展金沙江写生,扎进边地腾冲、瑞丽写生,描绘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民族民俗……“14年里,我正是如野狗般走遍云南,画尽云南。”
“原来,我竟是云南后人!”
1978年,孙景波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此后多年,他为复兴中国壁画源远流长的辉煌传统,为创建和逐步形成中国当代壁画的教学体系,为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壁画艺术家,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其创作的《黄鹤楼史话》《孔迹图》《凝韵图》《与天地同辉》《神州灵韵》《成吉思汗》等一系列气势磅礴的巨型壁画,在中国当代壁画创作中具有代表性影响。
定居北京后,孙景波经常回云南来“充电”,后来在昆明购置一处房产,仿佛这里成了他的根。有意思的是,1984年他回山东看望乡亲父老。临别时,伯父交给他一本修撰于清代嘉庆年的族谱。翻开序篇,他惊讶万分地发现,“吾祖乃明代洪武年间,自云南之云南驿,迁徙至山东登州府。”“原来,我竟是云南后人!”
“忆往昔,最忆是云南!”在云南生活的那段日子,孙景波不再仅苛察画作中技艺的巧熟,而是更看重笔下是否有真实感动。
古稀之年,他写下《回望云之南》一书,冀望以这本纪实献给云南那段岁月,以告慰先祖,“留此,告诉我的家人晚辈:我们原是云南人;借此,告诉我的学生和朋友:云南是个好地方。”(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