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运匠心 薪传非遗(青春派)

发布时间:2024-11-02 06:45:12 来源: sp20241102

  图①:姚玉粼(左)在指导村民加工湖笔笔杆。   图②:吴佳佳在展示越窑青瓷作品。   图③:庄玉簪在加工木偶。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姜洁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记者采访了几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轻女性传承人。她们用灵巧的双手、独具的匠心将濒临失传的中华文化传统瑰宝鼎力传承、守正创新、发扬光大。

  ——编  者 

  

  湖笔制作技艺传承人姚玉粼:

  “让非遗技艺被更多的人熟识和喜爱”

  9月9日上午10时左右,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湖州站,火炬手姚玉粼稳稳握着火炬奔跑,她发髻上插着的一支发簪造型的湖笔格外引人瞩目。

  这支外形似发簪的“簪笔”,是95后湖笔制作技艺传承人姚玉粼为了此次火炬传递特意复原的一款汉代毛笔。“以前汉代官员会将‘簪笔’别在头发上,这次有幸参加火炬传递,我希望让更多人通过‘簪笔’看到不一样的湖笔。”姚玉粼说。

  一支湖笔,百道工序。

  “制作湖笔工艺复杂、收入微薄,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2018年我和丈夫返乡传承学习湖笔制作技艺时,湖笔制作队伍已经出现了大幅的断层和萎缩,除了我们俩,年纪最轻的也已40岁以上,年纪最大的已百岁高龄。”当姚玉粼道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笔制作技艺传承现状,记者颇感吃惊。

  5年前,大学毕业的姚玉粼在杭州找到一份帮助中老年人调理慢性疾病的工作。那一年的农历九月十六,刚刚找到工作的姚玉粼回到湖州南浔区善琏镇,参加当地纪念笔祖蒙恬的传统仪式“蒙恬会”,被盛大的场面所震撼,下定决心辞去大城市的工作,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邱昌明,学习湖笔制作技艺。

  “越跟着师父深入学习,越了解一支小小的湖笔里蕴含的文化之丰富,它的历史和传说、不同书画风格的笔的选择,都让我深深着迷。”姚玉粼告诉记者,一支手工制作的湖笔,需要经过8道大工序、128道小工序,过程十分精细复杂,从原料到成品起码要3个月时间。千百年来,湖笔讲究纯手工制作,即便在今天,也只有笔杆刻字这一道工序可以用激光刻字代替。

  为开辟宣传和销售湖笔的新路,姚玉粼抓住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开网店、拍短视频、网上直播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湖笔。

  “刚开始没经验,不知道怎么上链接、投流量,直播间门可罗雀。”姚玉粼坦陈,起初性格内向的自己都不敢直视摄像头,也不知道直播的时候该说些什么。

  “渐渐地我摸出了门道,说累了就直播笔工们做笔的过程,没想到一下子就火了起来。”姚玉粼回忆,最忙碌的一次,她从晚上7点多一直直播到凌晨2点,库存全部售罄,为了及时发货,不得不连夜把半成品的毛笔赶制出来。

  随着新销售渠道打开,湖笔销量不断增加,去年年初,由善琏镇党委牵头、姚玉粼等人带头成立了“巾帼共富工坊”,让散落在各村各户中有一技之长的老手艺人在家中就能有活干、有钱赚。车家兜村59岁的杨锦堂擅长加工制作笔杆,从传统的木头、竹子笔杆,到别出心裁的牛角、水晶、金属等质地的笔杆都能制作,去年年底结算共收入8万元,远远高于原先种地的收入。目前,姚玉粼已经签约13名全职工人和8名兼职工人。

  如今,27岁的姚玉粼担任了湖州市善琏湖笔小镇电商联合党支部书记,并先后获得浙江省三八红旗手、浙江青年工匠等荣誉。在学习制笔技艺的同时,姚玉粼也在不停探索创新湖笔制作工艺,让更多人爱上湖笔:“传承不仅仅是延续,还要让非遗技艺被更多的人熟识和喜爱,才能为千年湖笔注入新鲜活力。”

  平阳木偶制作技艺传承人庄玉簪:

  “非遗项目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

  一台满是木屑的木工车床上,一截长约25厘米、直径约10厘米的木头被固定其中。浙江平阳木偶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庄玉簪娴熟地拿起锤子和錾子,噼里啪啦一阵敲凿,不一会儿的工夫,一个五官特征明显的木偶人头已跃然眼前。

  “我负责木偶剧中的木偶头造型雕刻制作,还要参与剧中的道具上色和绘景等。”尽管是一名80后,庄玉簪却已经进入制作木偶的第二十七个年头。

  平阳木偶戏早在南宋时就在民间流传,表演形式以提线木偶为主,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庄玉簪并非平阳本地人,而是相邻的苍南县人。1996年12月,15岁的她即将初中毕业,从叔叔那里得知平阳木偶剧团招生的信息,热爱美术的她以为这份工作主要是给木偶化妆,便自告奋勇报了名,从此便与平阳木偶戏结缘。

  把了无生气的木头变成栩栩如生的木偶,多有意思!庄玉簪喜欢上了这项工作,从此再苦再累也没有动过放弃的念头,她暗下决心,“让更多人爱上木偶是我的使命”。刚开始学习雕刻木偶的时候,受伤是家常便饭,一不留神就会划破手掌、腿部。“那时候力气小,拉不动锯子,雕刻刀经常要用肩膀顶着才能使上劲儿,一天下来肩头都是乌青乌青的。”如今,熟能生巧的庄玉簪早已练得一双健壮的臂膀。

  雕刻初坯、成形,仅仅是木偶制作的最初步骤,后续还要经过细刻、磨光、粉彩、定妆、配饰等一套严密的程序。“从木头到木偶,一个普通的木偶制作需要4—5天时间。”庄玉簪介绍,“如果是装置机关的话,则要更久。在头部和身体的不同部位设置多个机关装置,就能让木偶的全身都动起来。”

  庄玉簪拿出了自己2016年参加全国汇演时制作的一款魔术师木偶:“刚工作的时候,我制作的木偶大多是传统剧目里的古装形象和儿童剧里的卡通形象。积累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感到非遗项目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才能与时代接轨。当时我就琢磨,人能变魔术,木偶能不能也变魔术?”

  庄玉簪和从事木偶表演的丈夫一起研究,创作出了小品剧《魔术师》,她负责制作木偶,光是木偶头上就装了十来个机关装置,让木偶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甚至是胡须、牙齿等都能动起来,丈夫在台上表演,让木偶如同真人魔术师一样变出丝巾、小动物,表演时她还要给丈夫做助手配合变魔术。演出场场爆满,深受观众喜爱。

  自参加工作以来,庄玉簪制作的木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今年6月,她为木偶剧《高机与吴三春》设计制作的角色高机与吴三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亚洲太平洋委员会联合授予第六届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优秀偶型设计(制作)奖。

  庄玉簪告诉记者:“我们在木偶剧设计制作中结合了瓯剧、瓯绣、剪纸等温州地区的八大非遗项目,人物造型精致生动。我完成30多个主要角色木偶头雕刻,其中为女主角吴三春、男主角高机各设计制作了8个不同造型。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获得了专家的认可。”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吴佳佳:

  “用心烧制出自己心中的千峰翠色”

  白墙黛瓦,花草掩映。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老街一条清幽小弄里,记者走进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沐青轩·共富工坊”。

  走进基地,指着墙上的展板,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吴佳佳向来访者介绍起越窑青瓷的历史沿革:“大家都知道,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东汉越窑生产出了中国第一代瓷器,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

  吴佳佳1988年出生于浙江丽水龙泉青瓷世家,自幼便受父母熏陶,对青瓷烧制技艺耳濡目染,“我自2009年开始学习青瓷制作工艺,深深地被她的静态润玉之美所吸引,经过不断的潜心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却也发现制瓷并非易事。”

  2011年,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吴佳佳来到宁波后,得知越窑青瓷烧制技艺比龙泉窑青瓷更古老甚至一度失传,便下定决心学习越窑青瓷烧制技艺。

  “做瓷器有句老话,进门揉泥学三年。”吴佳佳回忆,“这是和泥巴之间最深情的触碰。如果泥巴没揉好有气孔,韧性不够,烧制出来的瓷器就有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她告诉记者,手工制作瓷器的烧制成功率平均每窑只有30%左右,每一个环节的精益求精都必不可少,只有在不断接受失败中才能走向成功。

  在不断学习中,吴佳佳发现研习陶瓷技艺,不仅需要有恒心、匠心,更需要经得住一次次的磨练,懂得随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有的瓷器制作需要个把月的时间,其间遇到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会停下来,有时候灵感突然来了,会一直做到深夜,用心烧制出自己心中的千峰翠色。”

  作为年轻一辈的制瓷人,不但要钻研越窑烧制的传统技艺,同时还要与时代相结合,烧制出有现代意义的新越窑。今年5月,在第十一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吴佳佳的作品《忆江南》捧得金奖。作品使用灰釉和青釉两种釉色结合,把江南旋转进泥里,模拟出千峰翠色、瓦檐石桥;又运用跳刀装饰纹,将细雨、润土的故事娓娓道来,讲述记忆中忘不掉的江南独好。

  记者看到,沐青轩的手工体验区里,几个小朋友正在体验手工制作瓷器。吴佳佳介绍,这里作为非遗传承基地,不仅经常组织学校的小朋友来此体验青瓷烧制技艺,还免费为当地的豆腐、风筝、面塑、剪纸等非遗项目提供推广活动场地支持。近年来,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契机,吴佳佳发挥自己的区妇联执委作用,已先后承办“儿童友好  非遗传承”等主题活动百余场次。

  此外,吴佳佳还担任客座老师,走进职业学校、中小学和幼儿园开设讲座、帮助设立陶艺班,致力于向更多人推广介绍越窑青瓷。“我想把越窑青瓷的烧制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这个行业,了解越窑青瓷,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吴佳佳说。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9日 06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