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唐山开平:乡村振兴“多点开花”

发布时间:2024-12-30 01:26:30 来源: sp2024123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民论坛网推出“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讲好神州大地广袤乡村的振兴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感受乡村振兴下的魅力开平。

  作为唐山市中心城区之一的开平区,地处冀东平原、燕山南麓,北依燕山,南临渤海,自古为商贾重镇,被誉为"京东四大名镇"之首。

  习近平总书记对唐山深切关怀、寄予厚望,2010年、2016年两次亲临唐山视察,作出“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要求“使这座英雄城市再创辉煌”。

  近年来,开平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高位推动、项目带动、多方联动、台账推动工作机制,实施“日调度、周拉练、月观摩”工作模式,引领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合力、奋力攻坚,打造乡村振兴下的魅力开平。

  “产业、生态、组织”振兴,带动经济发展

  为了有效推动创A工作落实落地,开平在农村实施“支部+合作社”“先锋+农户”“党建+产业”发展模式,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产业振兴“富口袋”。

  洼里镇夏庄村以牛羊交易及屠宰加工为主导产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交易量2680吨,占唐山市区90%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外,该村以特色清真餐饮为主打,延伸开发清真熟食、清真乳制品等精品美味佳肴,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对外销售,每日订单量达15余万份,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栗园镇因地制宜,基层党组织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在大六甲村、双庙村、刘官屯村等地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产业。基层党组织积极宣传国家农业政策,引导农民按照政策要求进行种植,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定期组织开设花生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知识水平,并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其提供更好的种植条件和基础设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洼里镇西尚庄村以发展“都市农业”为主攻方向,先后引进德汇无花果种植培育基地项目和中国林科院榛子研究创新团队洼里实验示范基地项目,种植品类由单一的玉米种植向发展“特色农业”转变,其中无花果和榛子共产生经济价值400余万元,让村民口袋“鼓”起来。

  双桥镇大柳树村注册“满山红”农产品商标,其中包含小米、香油、红薯、苹果、核桃、林下散养鸡等多种农产品,促进村民增收。今年打造“党员+退役军人+群众”的农业互助模式,成立养殖合作社,山地养殖骆驼和驴,每天产奶约50斤,年收益30万元。

  生态振兴“塑衣衫”。

  郑庄子镇贾庵子村秉承“村企联建、互利共赢”的理念,全力创A示范,绘就富村强企的党建新格局。以党支部领办劳务派遣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的作用,输出村内劳动力到企业和其他各领域岗位工作1500余人,为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配备生活垃圾转运箱8个,种植绿化树木上千余棵,硬化主街道25800平米,安装路灯408盏,为村民打造了设施齐全、环境优雅的人居环境。

  郑庄子镇马庄子村按照“支部领导、干部带头、党员示范、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区,定人定责、常态督查,实现治理全覆盖。种植绿化树木400余棵,硬化主街道384平米、巷道硬化1516平米,安装路灯101盏,实现村内垃圾处理率、厕所改造完成率、街道绿化率、街道硬化率、街道亮化率5个100%。

  双桥镇鞠家岭村积极盘活闲置土地,成立益民合作社,着力开发绿色农产品种植、养殖项目。同时引进集共享菜园、采摘观光、饮食娱乐为一体的“岭上光阴休闲农庄”项目,累计投资8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就业80余人。投资70万元建设430平方米红色礼堂,600平方米党建广场,积极与唐山银行合作,投资3万元打造“网红打卡墙”项目,对村庄环境进行美化亮化。

  开平镇前屈庄村以“三个新提升”全面创A。投资88000元栽植观赏型果树490棵、栽花3000颗;投资70万元翻新胡同路面、新铺景观砖17000平米、修路1000米、美化墙面2500平米,实现100%硬化。兴建1000平米文化礼堂,高标准配置LED显示屏等设施,定期举办活动。

  组织振兴“强保障”。

  开平镇中屈庄村以“一心三圆五好”推进全面创A。“一心”是树立“抓党建促发展”理念,筑牢党建中心地位。“三圆”是画好党员教育同心圆,建成党史学习园地、学习驿站,为党员学习提供场所。画好队伍建设同心圆,加强队伍建设,村“两委”成员晾晒承诺、定期述职、季度考核、接受监督,提升党员素质,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画好服务群众同心圆,推行精准网格管理模式,党员全部编入网格,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飘扬。

  打造党建品牌矩阵,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开平区围绕“1+4”创A标准,聚焦“一老一小”服务,实施“党建+共建”,充分发挥主城区内社区市级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由点及面、以面带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打造城市党建示范片区,构建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幸福场景。

  基层党建做得好。

  开平区以“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为抓手,抓好“七个全覆盖”,持续开展党支部质量提升攻坚。采取“党建示范点+”模式,以二环线为主轴,打造以6个镇12个村为核心点位,彰显特色加工、康养休闲、产业服务等镇域品牌的乡村振兴党建示范带。运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载体,通过“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广泛参与、发挥作用”,推动组织生活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融合,组织2140余人次参加“乡村振兴党员先行”等主题党日活动,在实践中教育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做好政治引领。

  开平街道东城绿庭第一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宜居绿庭、幸福家园”为目标,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深度融合红色物业、医疗康养、服务保障等功能,打造“聚力暖心、平安和谐、共建共享”的基层党建示范品牌。

  开平街道东城景苑社区落实“党建+共建”机制,联合10余家共建单位,成立“社企党建联盟”,搭建起共商共治党建平台。依托一站式综合服务站、“581”志愿者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为广大居民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全方位打造“志愿和谐景苑、社企共建未来”的党建品牌。

  为民服务办得好。

  开平区创新服务模式,本着“功能多集聚,服务多下沉、群众少跑腿”原则,完善功能设置,规范服务事项,农村综合服务站建设提档升级,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半径”,“多务合一”水平全面提升。134个村全部实现家门口事项“一次办结”。优化服务内容,聘请农业专家“实地指导+线上服务”,通过“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因地制宜,盘活资源,打造特色产业。积极探索“1+6+N”模式,打造以镇为中心,辐射“六村连片”产业园,扩展网络“云端”销售,实现百姓家门口就业增收双突破。

  开平街道古镇新城御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居民文化素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打造“御园书香、德润邻里”党建服务品牌,着重培育以国学教育为主的知识文化型社区。整合辖区文化资源,优化“一老一小”服务,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开平街道东城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的政治引领和教育引导作用,与司法局、老干部局、残联、文旅局等单位手拉手联合共建,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服务。该社区按照“党建+养老、党建+志愿服务、党建+就业”“党建+幼”“党建+老党员驿站”的工作思路,有效发挥对辖区内各类基层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对居民群众的教育引导作用,切实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治理机制保障好。

  开平区完善服务体系,构建“村党组织-党小组-党员-农户”四级网格体系,通过“户户走”行动,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有困难找支部、要办事找干部”活动,全区134个党组织累计帮助群众完成代理代办事项3280余个。

  马家沟街道新区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六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以“优化主题元素,提升党建内涵”为主要方向,整合社区各类资源进行提升改造。以社区吹响“解忧哨”、部门应声解难题为抓手,完备“一老一小”服务功能,打造“情暖银龄送爱到家”志愿服务品牌,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点。组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小河燕艺术团、书画社、青春飞扬社团、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医“234”护航站服务品牌、“红马甲”志愿服务品牌等特色服务组织,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马家沟街道新工村社区推行“居民按铃-部门应铃-众人行动”的工作模式,开展“一铃响,众人动”五色闻铃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打造开滦马家沟矿历史文化广场,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增强居民爱国热情。

  “三个一批”+“一育”,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沃土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平区近年来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引领,以“一批专家人才,一批示范基地,一批农业项目”为根基,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沃土。

  聚焦高端人才招引一批。

  围绕产业振兴,邀请民建唐山市委专家团、河北农大博士团、科技志愿服务团等专业团队,与21名专家签订顾问聘用协议,分别就植物病虫害防治、作物育种、栽培管理等领域达成项目合作意向,助力鼎晨食品、垚泽药业等一批特色农业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举办“农业专家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唐山市农科院服务队和唐山金科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农作物专家赴刘官屯农业基地进行“矿源复合微生物菌剂”化肥实验,解决农作物减产减收、重茬连作等一系列专业性技术问题,为该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聚焦示范基地建立一批。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开平区积极探索“平台+”模式,盘活资源优势,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基地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打造西尚庄德汇无花果种植培育基地,采取“公司+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专业化开展无花果种植、观光采摘、生产加工及销售。基地种植面积近500亩,栽植无花果18500余株、樱桃1000余株、苹果1500余株、大榛子10000余株,未来将逐步发展成为集生态休闲、观光采摘、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特色农业观光园区。成立中国林科院榛子研究创新团队洼里实验示范基地,总面积约300亩,引进中国林科院最新研究的榛子品种,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建设“六村连片”农业产业园,打造助力产业兴旺、带动百姓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开平样板”。

  聚焦实用人才培养一批。

  开平创新培训方式,做到系统知识培训与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和实效性。邀请农业植物保护、植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作物育种等方面专家20余人,通过现场指导、网络信息平台远程指导、订单式培训等途径,张贴宣传条幅14条、展板2块,发放公开信、明白纸及技术资料1200余份,解答各类问题100余条,为农民提供信息、生产、技术等服务,切实提升农村实用人才专业化水平。

  与此同时,开平还突出人才培育,提升支撑力,凝聚乡村振兴“红色力量”。建强“领头羊”队伍。把牢关口,拓宽入口,通过“擂台赛”拉练、吃劲岗位磨炼、重要岗位锤炼,交流借鉴、取长补短、提升能力。在“领头羊”队伍的有力带领下,做优做亮丰山粽子、“小屯红”西红柿、双桥栗蘑等20余个特色品牌,推动产业振兴。实施“育苗计划”。从致富带头人、务工有成人员、大学毕业生中精选40岁以下年轻储备对象152人,建立“农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采取“理论培训+实践锻炼”方式进行精准培养。实施培育工程。开展“百堂党课进基层”活动,采取远程学、课堂学、田间学、交流学等方式,培育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用人才847人。

  下一步,开平区将坚持目标驱动,抬高标准争先进,坚持闭环管理,埋头苦干抓落实,围绕“5个精品党建工程”创建,培育一批亮点品牌,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创A工作,不断加大农业科技人才促进产业兴旺、带动百姓增收的服务力度,用心打通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的“难点堵点”,让党建引领抵达乡村振兴的“神经末梢”。(作者:开组宣 来源:人民论坛网)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