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2:05:45 来源: sp20241105
本周,随着以军坦克开进拉法市中心,并多次袭击难民营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社交媒体大声疾呼:“加沙地带已无安全之所,这样的恐怖必须停止!”
然而,尽管国际社会的谴责日益强烈,内塔尼亚胡政府仍然丝毫没有收手的意思。
加沙地带,正在上演不成比例的“罪与罚”。
5月28日,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最南端的城市拉法。
经过彻夜猛烈的轰炸后,以色列陆军装甲部队首次挺进拉法市中心。
据以陆军电台表示,以军在拉法的兵力已增加到6个旅,正在与哈马斯进行近距离作战。
灾难再次降临到无辜的加沙民众头上。
巴勒斯坦难民:看在真主的份上,帮帮我们。街上到处是尸体,没有人同情我们,没有人关心我们。看在真主的份上救救我们,救救孩子们,只救孩子们。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拉法收容了大量因早前加沙北部战事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被称为“加沙最后的避难所”。
如今,随着以军在拉法不断推进,“避难所”被战火包围,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人们。
巴勒斯坦难民:四处躲避,但不知道该去哪里,爆炸就发生在我们头顶上。甚至救护车和近东救济工程处都被疏散了,我们深陷战火之中。
自5月初以军开始进军拉法以来,就不断要求拉法东部的人们转移。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自5月6日以来,已有约100万人根据以色列国防军的指示离开。
以军在萨拉赫丁公路以西划定了一片人道主义区域,范围从沿海的马瓦西延伸到南部的罕尤尼斯和中部的代尔拜莱赫。
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 纳斯鲁拉:以方承诺保证他们(难民)的安全并命令他们去那个区域。所以他们去了那里,搭起帐篷,这些甚至不是真正的帐篷,而是布做的。
据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统计,自战争开始以来,以方至少五次改变了人道主义区域的边界。
最新的卫星图像显示,这些人道主义区域布满了帐篷和塑料布搭建的临时建筑,甚至一路延伸到沙滩上,最近的一排距离大海只有几步之遥。
然而事实却是,这只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承诺”,炮火之下,如今的加沙早就没有什么“人道主义区域”了。
拉法市中心西北约2公里处的特尔苏丹街区,这里有一处大型联合国设施以及围绕其搭建的密密麻麻的避难帐篷。
5月26日夜间,做完晚祷的难民们哄着孩子进入梦乡。突然一声巨响传来,这个所谓的“安全区”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
巴勒斯坦难民:突然一枚导弹落下,整片区域都被火光照亮。人们尖叫着,检查谁遇难了,谁还活着。
熊熊燃烧的大火很快笼罩整个营地,惊恐的尖叫声此起彼伏。
多段视频显示,人们冲入火海拖出受困者,很多人严重烧伤、肢体残缺。
5月27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表示,此次袭击造成至少45人死亡,包括23名妇女和儿童,另有200人受伤。
巴勒斯坦难民:我们在附近听到了轰炸声,就跑到这个营地来。看到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人,有儿童、妇女、青年和老人。众所周知,这个营地是为难民而建的,而他们几乎都是从(加沙)北部逃到这里的。
拉法的这场难民营惨剧震惊了世界。
德国总理 朔尔茨:这一事件再次表明为什么德国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公开反对(以军)对拉法展开大规模地面进攻。因为那里的平民得不到足够的保护。
“难民营的画面证明了拉法是如何变成人间地狱的。”——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 菲利普·拉扎里尼
27日,以军发表声明称:“一架以色列国防军飞机袭击了拉法一个哈马斯大院,重要的哈马斯恐怖分子在那里运作。此次空袭是根据国际法针对合法目标进行打击,依照准确情报,对哈马斯使用的地点使用了精确弹药袭击。”
以色列政府发言人 阿维·海曼:我们追捕的是两名哈马斯指挥官,他们对朱迪亚和撒玛利亚(约旦河西岸)及加沙地带的多次袭击负责。
对于“人间惨剧”,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解释则显得更加“漠然”。
以色列总理 内塔尼亚胡:在拉法,我们已经疏散了大约100万非相关居民,尽管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不伤害非相关居民。但不幸的是,昨晚发生了一场悲惨的事故。
在《以色列时报》看来,这一次,“以色列相对迅速地承认了错误。”然而,内塔尼亚胡虽然“认错”了,却并没有打算就此“改错”。他誓言要继续战争,以打击哈马斯。
“我不打算在实现所有目标之前结束战争。”——以色列总理 内塔尼亚胡
5月28日,以军炮弹击中所谓人道主义区域马瓦西帐篷营地,造成至少21人死亡,64人受伤。
巴勒斯坦难民 马纳尔·坦布拉:以军告诉我们这里是安全的,告诉我们转移到南部就安全了,我们就来到这里,可他们连住在帐篷里的我们都不放过。
尽管难民营遭袭事件一再发生,尽管国际社会谴责声日益增强,但以色列仍继续在拉法扩大军事攻势。与此同时,以军的行动也进一步阻碍了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
世卫组织发言人 哈里斯博士:由于边境关闭,我们有60辆供应卡车在阿里什等候,无法进入拉法。
据联合国统计,5月6日以来,只有216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平均每天不足10辆。
而战前这一数字是每天500辆。
拉法口岸与埃及接壤,是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的重要通道。
然而当地时间5月29日,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发布报告称,自5月初以军开始推进拉法军事行动以来,进入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减少了约三分之二。
极端封锁之下,对于大量侥幸从战火中逃生的难民来说,起码的生存又成了一个大问题。
巴勒斯坦难民 努尔·玛洪:我们搬到这里(汗尤尼斯)后,这里并不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我们坐在沙滩上和街上,我们睡在大街上。我们将去到哪里,没有地方可以去,这里没有食物也没有饮用水。我们靠吃黄豆罐头和豌豆罐头活着。而且,我们的丈夫没有工作,我们从哪里得到钱,我们也无法让孩子喝到牛奶。
对逃难到汉尤尼斯的玛洪一家来说,这样四处避难、缺吃少穿的日子正是每天都在上演的现实噩梦。
当地时间5月29日,以色列土地管理局甚至通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在30天内从其位于东耶路撒冷的办公场所撤离。同一天,以色列议会还针对一项关于该机构的法案进行初步投票,该法案旨在将近东救济工程处定性为“恐怖组织”,并剥夺该机构工作人员的所有豁免权和特权。
对此,近东救济工程处驻加沙媒体顾问哈斯纳回应称,以色列的上述举动是“危险的、不可理解的、前所未有的升级”。
然而,在内塔尼亚胡政府看来,如今没有什么比彻底清除哈马斯残部更重要了。
5月29日晚,以军突然宣布控制“费城走廊”,使巴以局势急剧恶化。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 哈加里:过去几天,以色列国防军在埃及和拉法边界的“费城走廊”实现“战术控制”。“费城走廊”是哈马斯定期向加沙走私武器的“氧气管道”。
哈加里称,以军在“费城走廊”附近发现了约20条地道,正在对其进行调查和摧毁。
“费城走廊”,是加沙地带与埃及之间的军事缓冲区,全长约14公里。
根据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签订的和平条约,这里被设立为埃以缓冲区,由以军控制和巡逻。
2007年哈马斯获得加沙控制权后,接管了“费城走廊”。
去年10月加沙冲突升级后,埃及多次警告以色列,重新占领“费城走廊”将破坏两国关系。
不过,急于剿灭哈马斯的以军还是对“费城走廊”出手了。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 哈加里:哈马斯利用“费城走廊”在距离埃及边境只有几十米的地方建造了基础设施企图躲避攻击。
在卡塔尔多哈研究生院教授卡莫特看来,以军的这一行动已触碰到埃及红线,甚至将影响埃以和约。
半岛电视台记者 萨拉·海拉特:对埃及来说,这是一个棘手的局面。因为它与以色列签订了和平条约,而且在外交上他们多年来一直保持和平,当然在军事上也是如此。但埃及对这种情况感到有些恼火。
事实上,这并非让埃及恼火的唯一一件事。
早在5月27日,埃及与以色列已在拉法口岸发生过武装交火,导致一名埃及士兵丧生。
尽管事后双方都予以低调处理,但这起意外事件还是引发了外界对巴以冲突升级甚至外溢的担心。
在本轮巴以冲突刚开始时,埃及就质疑以色列的动机。埃及官员一直担忧以色列有意将加沙民众赶入埃及的西奈半岛,从事实上让加沙去巴勒斯坦化,并把难民问题甩锅给埃及。
去年10月,埃及总统塞西就发出过警告,称不允许以牺牲第三方利益的方式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国际危机组织成员 拉米·达加尼:事实上,成千上万巴勒斯坦人现在基本上都挤在加沙南部的狭窄区域。所以埃及人对西奈半岛边境的事态发展非常担忧。
加沙冲突态势的进一步复杂化,也让以色列的内部矛盾分歧进一步浮出水面。
5月28日,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公开表示,以军的行动早就该停止,以色列现任政府的行动并不符合以色列的国家利益。
以色列前总理 奥尔默特:以色列在拉法的军事行动,可能带来的好处抵不上为此付出的代价,包括以色列士兵付出的代价,以及可能因这次行动而受到伤害的,无辜的巴勒斯坦平民付出的代价。最重要的是我们可能会失去以色列被扣押人员。
29日,以色列战时内阁观察员埃森科特也在一场演讲中指责内塔尼亚胡政府将拉法问题复杂化。
他表示,以政府在安全和经济问题上都“失败”了,内塔尼亚胡正使用“全面胜利”的口号误导民众,建议下半年举行大选以“尽早替换掉”内塔尼亚胡。
而在此前,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甘茨也呼吁提早举行大选,并向内塔尼亚胡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在6月8日前完成加沙战后治理方案的制定,将带领国家团结党退出战时内阁。
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甘茨:如果我们要继续并肩作战,战时内阁必须在6月8日前批准这项旨在实现六个战略目标的行动计划。把人质带回来,推翻哈马斯的统治,确保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安全控制。
对此,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则发表声明予以回击:“埃森科特和甘茨正在寻找借口,在没有实现目标的情况下结束战争……他们不是在追求胜利,而是在玩政治把戏。”
内斗加剧导致内塔尼亚胡“帅位不稳”的隐患日益增大。
路透社甚至评论称,内塔尼亚胡与甘茨的交锋引发了人们对以色列政府能维持多久的质疑。
而一些以色列民众早就对为这场战争忍无可忍了。
加沙作战以军士兵的母亲:这个政府利用我们的儿子,以色列国防军的士兵,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迫切要求达成政治协议。
“时间对内塔尼亚胡不利。”——今日俄罗斯电视台
在“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看来,冲突持续时间越长,内塔尼塔胡政府在舆论中的地位就越脆弱。
加沙持续恶化的人道主义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深度担忧。
“强烈谴责”“难以忍受”“立即停火”等字眼一再出现在国际主流媒体最醒目的位置上。
本周,挪威、西班牙、爱尔兰三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多个欧盟国家也不断向以色列施压,要求其接受“两国方案”。这些不同寻常的动向,进一步表明以色列已遭到战争的反噬。
正如英国天空新闻所说:“内塔尼亚胡仍拒绝改变立场,但他正迅速失去朋友。”
5月28日,爱尔兰政府发表声明,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是主权独立国家。
两国建立全面外交关系,双方驻对方国家的代表处将分别升级为大使馆。
爱尔兰总理 西蒙·哈里斯:我们说过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时刻越来越近了,现在这一时刻终于到了。这对爱尔兰和巴勒斯坦来说都是历史性的一天,重要的一天。
这的确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迈出这一步的欧洲国家不止爱尔兰一个。
当天,挪威政府首先完成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程序。
挪威首相 约纳斯·加尔·斯特勒:挪威将把巴勒斯坦视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享有因此赋予的所有权利和义务。
西班牙紧随其后,当天召开的内阁会议批准承认巴勒斯坦国。
而在内阁开会前,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称,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实现巴以和平的“必要条件”。
西班牙首相 佩德罗·桑切斯:我们不会允许“两国方案”被武力摧毁,这是这场可怕冲突的唯一公正并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欧洲三国承认的是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在内、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这也正是国际社会普遍支持的“两国方案”主要内容。
多年来,巴勒斯坦建国进程虽然受阻,但其作为一个国家已得到广泛承认。
此前,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6国在加入欧盟前已承认巴勒斯坦国,2014年,欧盟成员国瑞典也承认巴勒斯坦国。
加上这三国,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40多个承认巴勒斯坦国,占比约四分之三。
“这是一个重要时刻,我认为它会发出信号,告诉世界,在他人正试图用轰炸毁灭‘两国方案’时,一个国家能够采取实际行动去协助捍卫‘两国方案’。”——爱尔兰总理 西蒙·哈里斯
西班牙《世界报》评论员梅内塞斯认为,这三国的决定将推动更多欧洲国家支持巴勒斯坦。
5月27日,在布鲁塞尔的欧盟外长会上,比利时也做出明确表态。
比利时外交大臣 拉比卜:比利时政府决定,我们将承认巴勒斯坦以确保它与巴勒斯坦人的权利和自由相一致。
当地时间5月30日,斯洛文尼亚总理罗伯特·戈洛布表示,政府已决定承认巴勒斯坦国。斯洛文尼亚国民议会将在6月4日对此作出决定。
在西方阵营中,此前德、法、英等大国的立场是:“愿意承认巴勒斯坦国,但前提是以巴双方先就耶路撒冷地位、最终边界等关键议题谈判达成一致”。
而随着以军推进军事行动、加沙人道主义灾难日益恶化,西方大国面临的反战压力越来越大,这一立场也在逐渐松动之中。
5月28日,正在德国访问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法国准备在情势需要时承认巴勒斯坦国。
德国总理朔尔茨则再次重申了对“两国方案”的支持。
德国总理 朔尔茨:如果我们看看最近几周和几个月的事态发展就会意识到,这(“两国方案”)确实是可行的,以色列的邻国对共同安全很关切。
“以色列在去年10月7日积聚的国际善意几乎荡然无存。”——《纽约时报》
当地时间5月24日,联合国国际法院在荷兰海牙发布“临时措施”,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拉法的军事行动。
今年1月和3月,该机构曾两次要求以色列确保加沙平民人身安全与物资供应。
国际法院院长萨拉姆表示,拉法的人道主义状况已达到“灾难性”级别。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致力于解决国家间争端,其判决和“临时措施”具有约束力且不得上诉。虽然国际法院缺乏执法机制,但其针对某国的法令可能影响该国的国际声誉。
同一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政府部长们进行紧急磋商,但立场依然强硬。
“地球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以色列保护其公民并追捕加沙的哈马斯!”
在英国《卫报》看来,对以色列的不利裁决实际上折射出了其日益受到国际孤立的迹象。
法国外交部长塞茹尔内:法国的态度很明确,我们承认国际法院的独立性。
沙特和土耳其也对国际法院的裁决表示欢迎。埃及外交部也发表声明称“作为占领国,以色列对加沙地带不断恶化的人道主义状况负有全部法律责任。”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社交媒体X上表示:“国际法院的命令对当事各方拥有约束力,必须得到充分、有效地遵守。”
美联社记者 迈克尔·科德:以色列似乎不太可能遵守国际法院的这一命令,但这将增加国际社会对这个日益孤立的国家的压力。
《以色列时报》也承认,24日的裁决将增加以色列面临的国际法律压力。
而让内塔尼亚胡备感压力的,还有国际刑事法院。
5月20日,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以涉嫌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申请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防长加兰特及3名哈马斯领导人发出逮捕令。
对此,内塔尼亚胡压力倍增,而美国国会议员则第一时间站出来力挺以色列。
美国参议员 格雷厄姆:我反对国际法院的裁决,我拒绝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我将尽我所能确保国际刑事法院受到制裁。否则我们(可能会)是下一个。
令人困惑的是白宫的态度。
国际刑事法院申请逮捕令后,拜登总统表示此举“令人愤慨”,称美国将永远与以色列站在一起。
国务卿布林肯还在国会听证会上透露,美政府将与国会就对国际刑事法院可能实施的制裁展开合作。
这一度让美国国会中唯一的巴勒斯坦裔议员特莱布怒不可遏。
美国议员 拉希达·特莱布:攻击国际刑事法院的权威并干预法律程序,无非是试图阻止种族灭绝狂人内塔尼亚胡及其高级以色列官员为反人类罪行负责。拜登总统你是个帮凶。
令人困惑的是5月28日,白宫方面突然改口,称将反对国会众议院谴责国际刑事法院的努力。
这种混乱的背后,让外界更加搞不懂拜登政府对以色列的所谓“红线”!
“美国的‘红线’本身就是模糊的,是故意设计的,目的是避免被束缚。”——《纽约时报》引述专家评论
外界所质疑的“红线”问题,源于美国总统拜登早些时候的言论。
3月9日,针对以军向拉法发动地面进攻的计划,拜登批评内塔尼亚胡的军事策略“不是在帮以色列,而是在害以色列”,如果以军攻入拉法,将是踩踏“红线”。
不过他又接着说:但我永远不会不管以色列,保卫以色列依然十分关键。所以不存在会让美国切断武器输送使以色列没有“铁穹”可用的红线。
5月8日,拜登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专访时又表示,如果以色列军队大规模进攻拉法,美国将停止为其提供炸弹等武器。
拜登口中模棱两可的“红线”一度让外界认为,美国或许可以约束内塔尼亚胡政府。
然而,当以军坦克进入拉法,肆意空袭难民营遭到全球谴责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却表示,他不认为以方行为越过了拜登所说的“红线”。
“拜登的红线在哪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质问,代表了全球多数舆论的声音。
更有甚者,CNN联合武器专家对以色列轰炸拉法现场视频、遗留痕迹的分析发现,5月26日,以军在对拉法难民营的致命袭击中,使用了美国制造的GBU-39小直径炸弹。
对此,国际危机组织高级顾问菲努凯恩愤怒地表示:“拜登政府继续对以色列在加沙杀害平民——包括用美国的武器——持高度容忍态度。”
当地时间5月28日,美国国务院人口、难民和移民局高级顾问吉尔伯特宣布辞职,理由是,美国国务院篡改了向国会提交的报告,错误地宣称以色列没有阻碍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加沙。
美国国务院人口、难民和移民局前高级顾问 吉尔伯特:以色列一直在阻止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这就像打开和关闭水龙头一样。有时,援助能进去。通常,开关是被关闭的。
辞职后,吉尔伯特表示:“有大量证据表明,以色列对封锁援助负有责任。否认这一点是荒谬和可耻的。”
俄罗斯《报纸报》评论指出:“中东问题再次分裂了西方阵营。”
这背后则折射出拜登政府中东政策的困境。美国给以色列划出“红线”却一退再退,而一味偏袒以色列的做法也让美国在国际社会陷入空前的孤立之中。
正如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执行主任尼哈德·阿瓦德所言,美国持续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允许其在拉法犯下战争罪行,如今这既是以色列的种族灭绝,也是美国的种族灭绝。 【编辑: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