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纪实影像传承民族文化

发布时间:2024-11-27 13:51:00 来源: sp20241127

在影片展映现场,观众正在与导演交流观影心得。 中国国家图书馆供图

当农民拿起相机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春节时河南的农民会怎样相互打趣对方村的能人?住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是如何割橡胶的?这些答案都能够在第五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放映的影片中找到。

镜头记录真实中国

日前,第五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在京举行。本届影展以“四海一家”为主题,收到来自全国667部投稿作品,再创新高。经过评审委员会评选,最终评选出56部入围影片。这些影片用镜头语言探究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记录社会变迁下不同人群的生活变化,启发人们对艺术和哲学问题的思考,记录并向观众展现真实的中国。

开幕式上展映的影片《问稻》围绕“谁来生产我们的稻米”呈现了一幅幅中国农业社会的画像。影片基于人类学观察方式,展现了过去10年间中国西南乡村在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变迁。导演王珏希望能够客观忠实地记录这些变化,“我们去理解这种变化的方式就是去问问题,去问一些我们不能自己做出回应的问题。”她说。

在自由设计师胡亚龙看来,纪录片能让人们了解他们本不了解的事物和现象。“如果不是看了这部影片,我很难了解粮食生产细节的。”胡亚龙在观看完《问稻》后这样说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也镌刻着传统文化的基因。一代代匠人用双手的温度,延续着文化的血脉。本届影展专门设立了非遗影像单元,展现河南春节传统“骂社火”的《大地狂欢:河南灵宝“骂社火”》、展现广西“侬峒节”的《龙州侬峒》、展现黎族黎锦的《别样的黎族文字》等16部影片入选该单元,记录了中国非遗的多样与精彩。

此外,乡村和社区生活也是本届影展关注的主题之一。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子女如何与其进行沟通,大山深处的孩子是怎样进行足球训练的,牧羊人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子,《老小孩》《云端上的足球梦》《山野》等作品分别试图呈现这些问题的答案,为观众带来更多了解中国人真实生活的窗口。

兼具学术科研价值

本届影展的很多导演学术功底深厚,有的还是相关学科的研究者。他们通过融入纪录片拍摄技巧,在学术价值与观赏性中寻找平衡。《大地狂欢:河南灵宝“骂社火”》的导演吴效群是民俗学博士、人类学博士后,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我自己就是一个纪录片发烧友,为这部影片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吴效群说。

民族影像志和民族题材纪录片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生动载体,承载着炽热的民族情感、丰富的民族知识,展示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奋斗的伟大成就。它们有着重要的学术和科研价值,值得珍藏和流传。

据介绍,从2019年开始,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与中国民族博物馆联合收藏了百余部纪录片作品,极大丰富了两馆的影音馆藏资源。此次影展的入围影片将由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为它们打造一个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

在本届影展期间,“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影像库”上线。该数据库不仅收藏了多部珍贵的国内外高质量人类学纪录片,更与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合作,对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进行进一步数字化处理,为学术界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提供更多、更丰富的人类学影像资料,并为影像工作者搭建和学界对话合作的平台。

吸引更多群体关注

民族志纪录片的制作并不容易,但仍有不少纪录片爱好者、导演和专家学者在坚持观看、记录和研究。更多群体的参与给民族志纪录片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民族志纪录片行业也因为“众人拾柴”而“火焰高”。

本次影展中,不少学生导演的作品也令人眼前一亮。导演李昊瀚在学生时代拍摄的纪录片《路上有偶》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身为福建泉州人,李昊瀚以影像为媒介,用镜头记录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延续,创作出纪录片《路上有偶》,生动展现了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丰富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映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看、学习与交流。北京的黄女士已经退休,她这次来是被纪录片中的民族特色所吸引。在谈到来展映现场的原因时,黄女士说:“在此我能够一次性地了解很多民族的民俗和故事。”

在交流活动中,观众十分踊跃。中央民族大学博士魏飞对藏族文化很感兴趣,看完《西藏尼木曲果节》后还和该片导演加央平措互加微信好友,希望能够进一步交流。

本届学术展的部分作品还获得了国际认可。王珏导演的《问稻》入围耶拉派特拉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并入围罗德岛国际电影节半决赛;景德军导演的《一生的麦地》入选第二十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申迪导演的《循环的夜》获北京国际短片联展评委会特别提及奖、NEW GEN柏林华语青年电影节评审团推荐奖;和晓丹导演的《我的父亲和他的忧郁》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上映,当地观众反响热烈……这些珍贵的民族志纪录片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中国。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总策展人郑茜表示:“本次学术展既是博物馆收藏理念和民族志影像创作碰撞和交流的平台,也在影视人类学学科和普通观众间搭起沟通的桥梁。”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