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多向发力空间广

发布时间:2024-11-21 08:40:10 来源: sp20241121

民政部发布的《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人,占总人口的14.9%。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国民养老需求持续上升,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已经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部署。近年来,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一方面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另一方面在个人养老金的积累与保值增值方面不断做出尝试,还有金融机构不断拓展服务边界,深度融入养老产业的发展。

  产品供给日益丰富

  截至今年10月末,金融机构推出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四类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已超过700个。如果加上更广义的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带有养老属性的资管产品,养老金融产品总量近年来持续扩容。

  多家机构的调查显示,虽然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一年来开户数量已经突破4000万,但是实际缴费的人数仅为开户数量的四分之一,特别是年轻群体对个人养老金储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尚不充分,需进一步唤醒其养老意识。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共16条,主要内容包括对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过程中的工作要求、业务调整、产品管理、保单转移等进行明确,对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统筹做好客户信息确认、加强系统建设,以及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保险公司业务操作、公告通知、信息报送等提出要求。国民养老保险总经理黄涛认为,将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并入个人养老金,既可进一步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选择,又有利于理顺新旧制度关系,简化相关手续,便于老百姓操作和理解,总体将有利于商业养老保险发挥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中的作用。

  多位专家表示,对个人而言,充足的养老资金储备不仅需要一定缴费额度,还需要尽可能长的缴费年限。这样更有利于资金充分利用复利效应实现长期积累和保值增值。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认为,作为资管机构,一方面要坚持产品创新,另一方面也要保住大众养老的“钱袋子”。资管机构还应该不停地探索提高服务水平的手段和方法,比如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来提高服务质量、丰富服务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结合老年客户群体的风险保障需求与风险特点,保险公司立足自身的业务特点,普遍建立了“体系完善、组合灵活、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养老保障产品体系。推出养老相关系列保险产品,包括养老专属产品、养老属性产品、健康保险产品、个人养老金产品等,涵盖养老、疾病、医疗、护理、意外伤害、身故等各类保障。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开放日上,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党委书记利明光表示,国寿寿险将进一步深化保险产品与服务的融合,将更多养老服务场景融入相关产品设计,提升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竞争优势。

  除了持续推出面向个人的养老金融产品,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创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选择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浙江等5个省份开展试点。在政策实施环节,对符合支持条件的普惠养老机构项目,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低成本资金支持,实施期暂定两年。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结余13亿元。

  配置能力有待提升

  日前,由中信银行和富达基金联合主办的“幸福+”养老财富管理论坛在江苏南京举办。论坛上发布了《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2023)》,调研分析居民养老财富管理的现状,并对金融行业支持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提出参考。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表示,社会老龄化趋势加速演进,养老金融迎来广阔空间。中信银行立足全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理念,以体系生态建设破局行业发展痛点,在养老金融产品体系建设、服务平台搭建、专业队伍赋能等方面走在前列。

  《报告》显示,居民对于究竟需要多少财富储备才能满足养老所需仍然缺乏清晰认识,较低的风险偏好导致资产配置现状与养老预期目标之间存在错配。《报告》认为,银行业、基金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可通过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专属产品及产品组合,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收入水平、家庭结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的客群在养老财富积累与财富管理方面的需求,形成差异化的养老金融产品特色,构建基于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金融产品线。同时,养老投顾与全生命周期养老解决方案的深度绑定,可以推动养老投资者在践行长期投资理念的实践中获得长期收益,并形成正循环。

  今年9月初,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推出“国寿安心稳享”商业养老金产品,上线1小时交费规模即突破亿元。这是继该公司行业首发“国寿安心智享”“国寿安心悦享”和“国寿安心优享”商业养老金产品之后,打造的又一款商业养老金产品。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寿安心稳享”产品采用中长期投资策略,精选固定收益类+非标准化类资产投资,年化收益水平参考为3.7%至4.0%,封闭运作37个月,力争通过长期封闭运作,为养老资金获取跨越市场周期的投资回报,助力广大客户实现安稳养老投资。目前,公司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1.6万亿元,已累计为3000万个人客户提供养老金投资管理服务,其中包括众多中老年人、残疾人、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

  曹德云认为,首先,作为资管机构,面对资本市场的波动要理性分析,追求风险调整后的更高收益;其次,要加强研究,做好趋势判断,要配得准配得好;再次,要通过科学的考核制度鼓励长钱长投;最后,要设计出一套周期平滑机制,不在高收益的时候给投资者以永远高收益的错觉,也不在低收益的时候冲击投资者的信心。

  布局社区养老服务

  养老离不开金融,但是只有金融服务还远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将面临多元化的养老需求,这些需求不仅包括养老财富保值增值的金融需求,还包括退休养老生活的非金融需求。

  9月份,泰康保险集团在养老社区布局上再落两子。在南京打造的首家医养社区——泰康之家·苏园正式开业运营。在北京布局的旗舰养老社区——泰康之家·燕园三期投入运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泰康保险目前在国内已有18家持续照护医养社区投入运营,能为入住的老人提供包括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老年康复和医疗在内的连续性健康服务。泰康之家今年还发布了全新升级打造的“智慧社区”产品体系,重点推出“智慧管家”和“智慧运营”两大核心产品。泰康之家首席运营官张惠丰表示,泰康之家经过8年多运营一直重视人才培养,还与高校开展了定向人才培养,毕业生可以到泰康之家实习,也可以留下来工作。此外,泰康之家把燕园、申园、粤园等5个相对成熟的社区作为实训基地,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通过实训班的培训后再上岗工作。

  同样是布局养老社区,不同的金融机构思路也不尽相同。例如,大家保险集团的“城心养老社区”受到不少老年人的欢迎。目前,大家保险集团旗下专业养老品牌“大家的家”已在11个城市布局13个城心医养社区、6个旅居疗养社区,并在北京布局3个居家安养照护中心,服务网络初具规模。大家人寿总经理郁华认为,近年来保险公司加速布局养老社区,大家保险作为业内探索“城心养老”模式的险企,旨在打造“临近医疗、亲近子女、更近人间烟火”的专业养老品牌。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养老市场服务模式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城郊”机构养老、“城心”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对而言,“城心”机构养老市场需求更大、入住率水平较高。这一模式满足老年人近医院、近子女、近熟悉环境的养老需求。

  作为国内上市最早的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确定了以“城心”机构养老为主,“城郊”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共同推进的“保险+养老”发展模式。2023年以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新增7个可对接“保险+养老”业务的机构养老项目,包括选址在杭州、青岛、深圳、昆明的4个城心养老公寓,以及苏州国寿嘉园雅境(二期)、成都锦瑭、厦门乐境3个城郊养老社区。今年,国寿寿险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首次推出居家养老体验活动,围绕老年群体的需求,提供保健、照护等5类特色居家养老服务。预计到“十四五”时期末,国寿寿险将在30多个城市形成养老服务供给能力,远期将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滚动式调整养老项目城市规划布局。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演进,发展养老金融既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追求业绩增长、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长远来看,金融机构的养老资产管理能力与经验、养老金融产品配置能力、养老服务整合能力以及养老规划咨询能力会成为核心竞争力。

  于 泳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