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在服务支撑科技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列

发布时间:2024-11-15 00:37:34 来源: sp20241115

原标题:努力在服务支撑科技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列

任少波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任少波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决定》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等作出部署,为高等教育进一步完善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承担国家战略性创新任务能力指明了方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响应号召,主动谋划重大改革举措,推动创新要素向战略性领域和战略性任务聚集,构建更高效、更卓越的科研组织体系,努力在服务支撑科技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列。

  一是响应国家战略和现代化建设需求,优化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决定》提出,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现代化建设重大需求,进一步完善高校特色科技创新体系,优化面向国家需求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着力优化学科生态体系,完善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建设机制,打造面向未来产业布局和技术新变化的世界优秀学科群;优化人才队伍体系,健全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育机制,探索激励承担国家战略任务人才的评价改革;优化创新平台体系,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校企校地科创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打造战略性创新平台集群,为国家战略任务的有组织攻关提供关键支撑;优化培育转化体系,营造引领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高质量成果转化持续落地的卓越创新生态。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紧密对接国家战略目标和科技规划,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急需领域的前瞻性引领性布局,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超前布局,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研究范式变革,抢占未来科技、未来产业的创新制高点。

  二是以重大任务为牵引改革科研组织模式,完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机制。《决定》指出,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肩负起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的战略使命,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国家目标,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成体系、有组织地承担国家战略任务,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的引领支撑作用,强化使命导向的大团队集成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的作用和贡献。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战略性合作空间和对接渠道,主动与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战略合作,协同构建面向重大任务的体系化有组织攻关平台和团队,聚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点。

  三是支撑区域创新策源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能。《决定》提出,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致力于打通高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坚持以改革的思路推动高校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助力构筑高水平强辐射的区域创新策源体系。一方面,要深入对接区域和产业创新需求,协同地方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临床医学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系统谋划高校特色的新质生产力促进平台,聚力提升包括重大科技创新突破、高端创新人才培养集聚、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等因素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一体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为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和新质生产力孵化器提供战略支撑。另一方面,要深入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路径,持续完善产学研用深度协同创新机制,联动专精特新科技企业、龙头领军企业等,打造一批高能级校企合作创新联合体,建立新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攻关,合力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全链条创新的堵点断点,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攀登技术工艺高峰、向产业链高端跃迁,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企业创新“双引擎”。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