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美丽中国建设丨“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干部群众、河北省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访谈录

发布时间:2024-11-16 19:44:00 来源: sp20241116

  采访组成员:刘毅 陈文波 刘君 王慧颖 郑智维 刘烨烨 朱浩铨

  采访对象:

  陈彦娴 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

  安长明 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二代务林人,河北省承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

  曹紫鹏 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代务林人

  田建辉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晨曦初照,金色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林木之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树叶混合的清新香气。林海随风涌动,诉说着三代造林人坚持不懈、绿色筑梦的传奇故事……

  60多年时间,三代人接续奋斗,1棵树变成了115万亩人工林海。置身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塞罕坝机械林场,世界上最大的这一片人工林,令人震撼。

  行走在林海间,有人会心生疑问:真的假的?如此震撼的林海,每一棵树都是人工栽植?

  塞罕坝林场务林人的回答是:是的,每一棵,不信你看那一排排树之间的间距,大自然哪有这般工整?

  1962年,第一批369名务林人肩负使命,豪迈上坝。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其中有127人是刚走出校园的大中专毕业生。

  经过半个多世纪接力奋斗,几代塞罕坝人营造出森林覆盖率达到82%的世界最大一片人工林,并重新修复了森林、草甸、湿地相结合的生态系统。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4年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在连绵松林里同林场三代职工代表亲切交流时指出,塞罕坝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塞罕坝精神,不仅你们需要继续发扬,全党全国人民也要学习弘扬,共同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绿色经济发展好,把生态文明建设好!”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总书记强调。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塞罕坝人将续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新时代中国将书写世界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从茫茫荒原到莽莽林海的塞罕坝林场

从茫茫荒原到莽莽林海的塞罕坝林场

  “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我们的青春”

  采访组:20世纪60年代,为了阻挡沙地南侵,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始建设,您和5位同学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参加工作。请您回忆一下当年决定上坝的具体情形,是什么促使您和其他5位姐妹作出了这个勇敢的决定?

采访对象: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

采访对象: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

  陈彦娴:1964年,我在承德二中即将高中毕业。一天复习完功课回到宿舍时,我们6位同学就讨论起了前程。有人说要参加高考继续深造,也有同学说应该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当时争论很激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表自己的看法。

  那时,我们经常在广播里听到,祖国对我们青年人寄予厚望,全国都在学习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典型邢燕子和侯隽,他们作为城市青年,毕业后到农村去挥洒汗水、奉献青春。这些事迹对我们触动非常大。

  在争论过程中,我们6个人渐渐达成了一致:要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我们的青春!

  那时候我们对塞罕坝并不太了解,只知道是个种树的地方,1962年刚刚成立林场,正在大规模机械化造林。我们觉得这样的地方,肯定需要大批知识青年去改变面貌。

  当时,我家邻居刘文仕,正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场长,我的5位姐妹一致认为我可以写信和他联系一下,问问我们是否可以去。于是我就很冒昧地给刘文仕场长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我们6位高中毕业生想要到祖国艰苦的地方去,为祖国林业事业奉献青春的想法。

  这封信是1964年6月初发出的,当年的高考在7月,因为一直没有收到回信,我们就没抱太大希望了,继续复习,准备参加高考。

  就在我们要踏进高考门槛的时候,也就是7月初时,终于收到了林场的来信,说欢迎我们6位同学到塞罕坝去。当时我们非常高兴,毅然决定放弃高考,带着一腔热血前往塞罕坝。

  起初,我的父母一听就急了。我家里条件不错,可以说从小在蜜罐里长大,母亲知道塞罕坝的艰苦条件,认为女孩子在那里没法生存。

  于是,我给我的哥哥写信,请他帮忙做父母的思想工作。他写信劝父母,不要老是呵护着我,应该放我出去走一走,作为青年应该响应党的号召,去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信一封接着一封,最终,父母同意了。临行前他们找我谈了很长时间,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既然你选择了塞罕坝,就要坚持下去,无论碰到任何困难,都不要当逃兵。”

  在塞罕坝的岁月里,我始终记着父母这句话。

1961年冬天,第一代林场建设者在千里雪原中发现了这棵孤独的落叶松,“这棵松树是活的标本,证明塞罕坝上可以长出参天大树,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塞罕坝林场的第一棵树给了第一代林场建设者“这里可以栽树”的启迪和激励。(塞罕坝机械林场供图)

1961年冬天,第一代林场建设者在千里雪原中发现了这棵孤独的落叶松,“这棵松树是活的标本,证明塞罕坝上可以长出参天大树,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塞罕坝林场的第一棵树给了第一代林场建设者“这里可以栽树”的启迪和激励。(塞罕坝机械林场供图)

  采访组:您和姐妹们在造林工作中承担了哪些具体的任务?作为林场最早一批创业者,您经历了怎样的艰辛?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陈彦娴:1964年8月,我们从围场县城出发,坐车颠簸了两天,终于到达塞罕坝。一下车,大风就给我们吹得浑身打哆嗦,再往远处一看,太荒凉了,到处都是野草、沙窝子,完全看不到人。

  要说当时我们没有思想波动,那是骗人的。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地方,就不是来享受的,是来改造这里的荒凉环境的。那一刻,我们才真正明白,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我们六姐妹被分到塞罕坝的千层板林场苗圃。刚到,就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本技术小册子,让我们记牢。我们当时有个重要的任务——要在塞罕坝育苗成功。

  之前,坝上造林的树苗都是从东北地区运过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只有坝上育苗成功了,才能保证造林真正成功。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做苗床。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苗床做好,才能保证小树苗的成活率。我们跟着老工人细心学习,觉得还挺容易。结果做出来以后,技术员验收时却直皱眉头。

  我们挺不服气,费了这么大劲做出来的,为什么技术员不满意?技术员拿来了水平仪,我们顿时傻眼了,因为我们做的苗床真的不平,完全不符合要求。

  这件事也让我们深受震撼:最简单的工作也有它的技术含量,不能小看每一个工种。

  整个育苗过程要有技术,也要有体力。浇水喷壶有20多斤重,浇水一上午,到了中午吃饭,胳膊已经酸肿到连筷子都拿不起来。

  那时候苗圃没有化肥,我们得去运有机肥,赶着牛车到各个厕所,拿粪勺掏大粪。一天下来,身上都是粪汤,那时候坝上没有洗澡的地方,只能去小河沟旁用刷子刷一刷衣服。

  选苗工作也很艰苦。那会儿从坝下拉来的苗子,路上已经走了十来天,苗根有可能会枯萎。所以,苗车一到,苗圃的全体人员就必须赶紧到苗棚去选苗,把质量不好、栽不活的苗子剔除出去。

  选苗的时间接近10月,坝上已经开始下雪,选苗棚子四面漏风。一车拉来很多把苗子,大概100棵苗子捆成一把,大家一棵一棵去选,中途就着咸菜吃个窝窝头,吃完了接着选,不离开工作区。

  我们的手,裂出一道一道血口子,从白天干到黑夜,甚至经常要干个通宵,但是所有人毫无怨言,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保证树苗的成活率。

  冬季采伐的经历也让我至今难忘。1964年11月,林场组织所有工人到山上采伐废木,及时清理完,保证第二年造林任务能迅速完成。

  那段时间,每天晚上我们就住在马蹄坑的窝棚,早晨8点出发上山,要走一个多小时,男同志扛着大锯子,女同志扛着麻绳。到了山上,北风呼呼吹,人都站不住,脸上像吹气一样就起了大泡。

  我们不明白起泡是怎么回事,有经验的同志看了说:“赶快把你们的帽子戴好了,这是冻伤,弄不好就要落疤。”那会儿有零下40摄氏度,我们才知道很冷的环境竟然能把人冻成这样。

  山上积雪非常厚,男同志跪在雪地里伐木,我们女同志负责用麻绳捆扎好废木,然后大家一起拖下山。拖到山下指定地点后,整个人出一身汗,棉衣棉裤都湿透了,再次上山,风一吹,汗水结冰,棉衣成了盔甲一样,走路时都会有响声。

  就是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大家依旧心情愉快,我们经常唱着革命歌曲比如《我们走在大路上》鼓舞人心,大家在大合唱中精神振奋地前进。

  我们对每一棵树的育苗、栽种、管护等工作都做到了极致,才保证了小树苗的成活率。小树苗刚栽下去时,都在草里头,只有它长出来比草高、出现一片绿色的时候,大伙儿才确认这一片林子真的成活了。那时大伙儿都非常高兴,非常欣慰!

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人正在进行育苗作业。

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人正在进行育苗作业。

  采访组:2017年,您作为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代表之一,到肯尼亚内罗毕领取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那一刻,您的感受是怎样的?

  陈彦娴:2017年12月,在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我和当时塞罕坝的“60后”林场场长刘海莹、“80后”副场长于士涛,代表三代林场建设者接过了“地球卫士奖”奖杯。

  三代塞罕坝人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心一意地种树,把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

  拿着奖杯,我内心无比激动,热泪盈眶。选择塞罕坝,我无怨无悔。我们把荒山沙地变成了百万亩林海,当初吃的那些苦,都是值得的。这辈子能站在联合国的领奖台上,值了!

  我发表获奖感言时说,在今天的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家喻户晓,它通俗而深刻地讲清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塞罕坝的故事印证的正是这样一个绿色道理。还有许多像塞罕坝一样的绿色奇迹,正在让古老的中国更加生机盎然。这将激励我们去创造新的绿色奇迹,也将激励更多的中国人行动起来,争当地球卫士、环保英雄,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定会在这种激励与行动中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海叠翠,一望无际。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海叠翠,一望无际。

  采访组: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您作为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代表见到了总书记,聆听了总书记讲话。请您回忆一下当时的场景,您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哪些话印象深刻?

  陈彦娴:那是2021年8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市考察,第一站就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总书记亲切会见了林场三代职工代表。

  我作为第一代退休职工代表,站在人群中,怎么也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竟然一眼就认出了我,他亲切地对我说:“老同志,你就是去国际上领奖的那位吧?”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平易近人,说话就像和我们唠家常一样。他问我:“你是什么时候到场里的?”我回答说:“我是1964年高中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来到塞罕坝。”

  我觉得这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一个人的关怀,这是他对塞罕坝林场乃至整个林业战线上老同志们的关怀,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都被总书记放在心上。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还说:“2017年,我对你们感人事迹作了一个批示,提出了塞罕坝精神,这已经成为我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塞罕坝精神,不仅你们需要继续发扬,全党全国人民也要学习弘扬,共同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绿色经济发展好,把生态文明建设好!”

  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激励我们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而全力以赴、不懈努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林场考察时说:“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请谈谈您对这句话的理解。在您看来,塞罕坝机械林场植树造林能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您希望后辈们怎样传承和发扬塞罕坝精神?

  陈彦娴: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塞罕坝的发展过程,肯定了塞罕坝做出的成绩,指明了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塞罕坝林场是我们林业战线上的标兵,我们觉得骄傲自豪,但还要继续发扬塞罕坝精神,继续努力为林业事业作出贡献。

  在我看来,塞罕坝造林能取得成功,首先是因为我们那代创业者和青年人真的很有责任心。我们知道来坝上是有使命的,要来绿化这片荒山。党的号召、国家的要求,我们铭记在心,全力以赴把每一棵树栽活就是我们的责任。大家理想信念坚定,对工作认真负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的党委书记、场长、副场长……都在用他们的行动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比如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他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里的水,吃的是黑莜面窝头、土豆和咸菜,住的是马棚、窝棚、草房,劳动强度一点儿不比我们轻。晚上休息时,他睡在窝棚的最外边,给大家挡风遮雪。

  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坚守在塞罕坝,既靠物质也靠精神一心一意去栽树,在恶劣气候下,一代接着一代干,造出这百万亩林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在我看来,“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就是塞罕坝人的新任务、新使命。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一以贯之、代代相传,塞罕坝人将把林场建设得更好,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让绿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始终把‘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作为根本任务”

  采访组: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塞罕坝林场取得了哪些新成就?

采访对象: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二代务林人,河北省承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

采访对象: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二代务林人,河北省承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

  安长明: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只做了一件事——植树造林,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荒原变绿洲的绿色奇迹。

  进入新时代,塞罕坝人继续“攻坚造林”——林场内,坡度较陡、土壤贫瘠、岩石裸露的10.6万亩石质山地全部实现绿化。

  在攻坚造林的同时,我们还要将这来之不易的百万亩林海抚育好、管理好、保护好。林场始终牢记“防火责任重于泰山”,实行全年全员全域防火,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保持着建场以来从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同时,狠抓有害生物防治,推广使用无公害药剂,探索实施了无人机防治,有害生物成灾率稳定控制在3‰以下。

  为了更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积极配合燕山—塞罕坝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不断探索野生花卉培育驯化和良种引育。

  我们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做绿色发展的“先锋树”,呵护好塞罕坝的绿水青山,弘扬塞罕坝精神,全面开启“二次创业”。

  采访组:塞罕坝以往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如今成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请您介绍一下现在塞罕坝林场的生态价值。

  安长明: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建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截至目前,塞罕坝人工林面积达到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林木总蓄积为1036.8万立方米。

  随着草木生长、森林覆盖率增长,塞罕坝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塞罕坝如今成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塞罕坝百万亩森林有效地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森林和湿地每年涵养水源量达2.84亿立方米,相当于4.7个北京十三陵水库;年释放氧气约60万吨,相当于219万人呼吸一年的空气中的氧含量;年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可抵消86万辆家用燃油轿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此外,万顷林海还有效改善了区域小气候。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79毫米。

  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核算评估,林场森林湿地资源资产总价值达231.2亿元,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155.9亿元。现在,塞罕坝的这片绿水青山已经成为真正的金山银山!

  几代塞罕坝人半个多世纪接续奋斗的生态成就,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肯定林场建设者“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林场先后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建党百年“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许多荣誉。

  采访组:前辈们解决了塞罕坝这片森林从无到有的问题,您这一代着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具体都做了哪些努力和尝试?

  安长明:在塞罕坝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是能耐,能够还祖宗账、留子孙粮才是本事!”

  新一代塞罕坝人没有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选择奉献、接续奋斗。前辈们解决了这片森林从无到有的问题,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让绿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始终把“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作为根本任务。

  为了让塞罕坝的每一个山坡都绿起来,我们采取用客土、浇水、覆土防风、覆膜保水等超常规举措,在荒山沙地、贫瘠山地等“硬骨头”地块见空植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8.9%和92.2%。

  在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方面,我们通过近自然经营、引针入阔、引阔入针等方式,大力营造混交林,同时推动人工纯林、低质低效林向“针针”“针阔”“阔阔”混交林转变。

  此外,塞罕坝实施了人工林天然化改良、落叶松中小径级培育、樟子松大径材培育、低效天然次生林改培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自然保护区人工林生态抚育试点建设。经过一系列科学抚育措施,林下灌木、草本种类大幅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更加健康稳定、优质高效。

  林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为加强林业科技支撑,我们深入开展关键技术科技攻关。我们与中国科学院等14家单位共同组建了塞罕坝生态文明研究院。通过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了森林生态定位监测、森林质量提升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先后出版了《河北塞罕坝昆虫》等学术专著9部,发表科技论文1500多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

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人在贫瘠山地攻坚造林。

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人在贫瘠山地攻坚造林。

  采访组:塞罕坝正在打造“智慧林场”,请介绍一下具体内容和效果。

  安长明:近年来,我们探索将现代科技手段用于林场建设管理,在智慧林场建设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

  通过实施塞罕坝林木精准信息管理项目,我们探索全面记录和分析落叶松、樟子松、白桦、云杉、蒙古栎这5类树种样地内的信息以及动态变化数据,包括位置、树高、树冠直径、树冠面积、树冠体积等;构建起落叶松、樟子松、白桦、云杉、蒙古栎等树种生长模型,模拟经营抚育措施过程;探索测算调查区域林分碳储量,从而实现碳储量可视化展示。

  在智慧防火系统打造方面,林场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建成了探火雷达、空中预警、高山瞭望、地面巡护有机结合的“天、空、地”一体化预警监测和防灭火体系。今年,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还首次用上了“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搭建在云上的数字塞罕坝机械林场,减少以往需要人工完成的大量环境分析、隐患排查工作。

  此外,我们还与中国联通公司签署5G网络试点建设协议,成立了“5G+智慧林草联合实验室”,双方在森林草原防火、营林生产、资源管护、防灾减灾、生态服务、科普宣教等领域开展联合实验。

  采访组: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指出:“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请您谈谈二次创业的着力点是什么?

  安长明:建场62年来,在“飞鸟无栖树”的荒漠上,塞罕坝人建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将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再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今,“好风景”带来“好光景”,“绿水青山”真正成了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塞罕坝三代人在“一个战场”上打赢了生态建设、脱贫攻坚“两场战役”。

  在2021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受表彰的集体一共有10个,塞罕坝排在第一,我是第一个走向总书记领奖的,无比光荣和自豪!

  回顾塞罕坝的创业路,既是播种绿色之路、捍卫绿色之路,更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我们正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开展“二次创业”,通过实施塞罕坝精神铸魂、生态系统提质、生物多样性保护、数字赋能绿色低碳经济、创新驱动科技支撑、森林草原智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七大工程,实现绿色发展新格局。

  我们将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作用,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充分发挥林场资源优势,不断将“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积极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以前山里野生动物很少,现在我们上山经常能看见狍子、野猪的踪迹,真正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采访组:作为“90后”,您2019年来到林场,成为一名林业技术员。为什么选择来林场?

采访对象: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代务林人曹紫鹏

采访对象: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代务林人曹紫鹏

  曹紫鹏:我是围场人,打小就听说咱们塞罕坝人把荒原变成林海的奋斗历程,很钦佩塞罕坝人的奉献精神。

  参加工作后,我当了一段时间老师,但我一直也很想把青春奉献到这片广袤的林海中,后来有机会就考到了林场,成为一名林业技术员。我的妻子也在林场工作,在这里工作让我觉得很幸福、有意义。

  刚来林场时,我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打号”,在抚育森林的过程中,林子太密不利于树木的生长,我们就用斧子给长势不好的树做个记号,工人后续会根据这个记号来伐木,这是采伐树木前的重要环节。

  2019年,我第一次上山,跟在我师傅和我们主任后面,他们健步如飞,如履平地,我在后面怎么都追不上。后来因为工作量大,我开始一个人独立施工。我拿着斧子,一个人在山里“打号”,当时心里挺迷茫:上了这么多年大学,现在就在深山里做这项枯燥单调的工作吗?

  但是后来等到秋天再去山上,看到之前种下的树苗都活了,就感觉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有时候和大家一起上山,老前辈会指着林子说这片是自己哪一年栽下的,我当时就想,多年以后,我也可以自豪地和别人说,那片林子就是我当年栽下的。

  有些林子在抚育之前密不透光,地面上只有落下的松枝、枯叶。经过我们抚育改造之后,再进到林子里,阳光能够透过树叶的间隙照到脸上,地面上长出许多小花,绿草如茵,行走在其中觉得心情非常愉快。

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考察时,亲切看望护林员刘军、王娟夫妇。(图/新华社记者谢环驰)

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考察时,亲切看望护林员刘军、王娟夫妇。(图/新华社记者谢环驰)

  采访组:2021年8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在尚海纪念林同林场三代职工代表亲切交流。请您回忆一下当时的场景。

  曹紫鹏:那天的一幕幕情景,真是永远难忘。

  尚海纪念林是塞罕坝百万亩绿色林海的起源地。建场之初,由于缺乏经验,塞罕坝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足8%。1964年春天,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带领职工在这里打响了“马蹄坑造林大会战”,连续多天吃住在山上,栽植落叶松共516亩,当年成活率达到96%。所以,这里是塞罕坝林场的“绿之源”。

  那天,习近平总书记的车在尚海纪念林写着“绿之源”的石碑前停了下来。沿着木栈道,步入林中,总书记说,走进林子里,感觉确实不一样,空气很好。在一棵落叶松前,总书记还特地用手丈量了一番:“长得很好,树干很直。”

  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都特别激动,一下子涌上去大声喊“总书记好!”总书记非常和蔼可亲,勉励我们继续发扬塞罕坝精神。

  我被总书记鼓舞人心的话语深深感动,下定决心继续发扬塞罕坝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塞罕坝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访组:请谈谈您对塞罕坝精神的理解。作为第三代塞罕坝人的一员,您认为自己肩负着怎样的责任和使命?将如何传承好塞罕坝精神?

  曹紫鹏:有一次和我师傅上山作业,他突然感觉肚子很疼,但还是咬牙坚持了几天,直到把活儿干完才下山去县城医院,结果一检查,是阑尾炎,需要立即手术。

  像我师傅这样的老务林员,他们平时不会把塞罕坝精神挂在嘴边,谈自己付出了多少、有多辛苦,但是他们的行动,始终在向我们具象化诠释,究竟什么是塞罕坝精神。他们的工作作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改变我们,然后把我们这些新人也培养成和他们一样的务林人。

  塞罕坝精神开花结果,林子的生态越来越好。以前山里野生动物很少,现在我们上山经常能看见狍子、野猪的踪迹,真正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今,林场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第三代务林人得不断学习新技术,应用在造林育苗、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除了把这片林子管理好,我们还要努力营造更加科学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让我们的林子能长出金叶子,结出金果子。

  几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不计个人荣辱与得失,不断克服困难做好一件事,就是把树种好。我们新一代务林人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把它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让森林变得更好,面积增加、质量提高。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决筑牢京津冀生态屏障”

  采访组:您认为塞罕坝生态保护修复的经验和模式,对其他地区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采访对象: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建辉

采访对象: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建辉

  田建辉:在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塞罕坝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成就,实属来之不易。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坚持高规格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塞罕坝林场是1962年由原林业部组建并直属领导的。当年,林业部从全国选调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并抽调了多名地方干部,为林场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河北省对塞罕坝林场一直采取省垂直管理的体制,林场建设投资和人才得到保障。

  二是坚持依靠科学精神解决技术难题。塞罕坝将林学理论同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解决了在高寒地区育苗、造林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以来,我们累计攻关形成科研成果44项,其中6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其他地区开展人工林繁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是坚持加强资源管护制度建设。塞罕坝制定了严格的护林防火制度,组建了110人的专业化扑火队伍,建立物资储备库7处,建成了由地面巡护、人工瞭望和视频雷达监控组成的全天候、全方位火情监控体系,全面推行“12358”防火管理体系。此外,总结出多次中间抚育利用及主伐利用相结合的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经验,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自然保护区人工林生态抚育试点。

  四是坚持探索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多年来,林场把“造林保护”和“生态利用”有机结合,“减法”“加法”一起做,逐步形成生态旅游、苗木销售、林业碳汇等多元化绿色经济模式。同时主动降低采伐量,这些都为实现以林养林和林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坚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林场多方筹集资金,大力改善一线职工生活工作环境,实现了“山上一张床、山下一套房”和“山上治坡、山下治窝,山上生产、山下生活”。同时,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通过驻村帮扶、技术支持、社会雇工等,让4万多名百姓受益,2.2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除了上面五点外,塞罕坝最为重要的经验是“牢记使命、艰苦奋斗”。面对恶劣的气候和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塞罕坝人不怨天尤人,不消极依赖,勤俭建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在高寒荒漠地区营造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塞罕坝人的接力实践证明,只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以贯之地发展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茫茫荒原可以变成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完全可以变成金山银山。

  采访组:从1999年开始,河北持续在张家口市、承德市实施“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等大型生态林场建设项目。请介绍一下这方面取得的成效。

  田建辉:“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生态建设项目区位于京津北部的河北省坝上和接坝地区。这一区域北接浑善达克沙地,是京津主要沙尘源地之一和风沙南下的必经之地。

  1999年,河北省启动实施“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目前共实施了3期。各林场建场之初,在地无一亩、树无一棵、房无一间的情况下,打破思维定式,冲破条框束缚,因地制宜探索出股份制造林、承包造林、家庭联户承包造林等多种造林机制,摸索出柠条直播、冷藏杨树条扦插、土壤封冻前直播等造林技术,实现一季造林向多季造林、单一模式造林向多种模式造林的转变。20多年来完成造林绿化444.8万亩,在京津冀北部沿坝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把过去的“风沙口”变成了今天的“风景线”。

  今年5月印发的《河北省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 年)》,将塞北林场、千松坝林场、御道口林场纳入“三北”六期工程范围,成为打好新时代“三北”工程攻坚战、率先完成浑善达克南缘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

  下一步,河北省将继续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两山、两翼、三环、四沿”国土绿化重点任务,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聚焦重点区域,科学推进造林绿化和草原治理修复,深入开展“三北”工程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进一步筑牢夯实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人工混交林生机盎然,形成壮阔林海。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人工混交林生机盎然,形成壮阔林海。

  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林场同三代职工代表亲切交流时指出:“塞罕坝精神,不仅你们需要继续发扬,全党全国人民也要学习弘扬,共同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绿色经济发展好,把生态文明建设好!”请您谈谈对塞罕坝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田建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塞罕坝人始终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以党的初心使命为澎湃动力,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将塞罕坝从不毛之地变为百万亩林海,使塞罕坝再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的高岭”。

  建场之初,面对极端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塞罕坝人凭着坚韧的毅力,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顶风冒雪,垦荒植树,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塞罕坝人在机械设备用不上的陡峭石质阳坡,用肩扛、马拉、驴驮等方式送苗,用镐刨、钎铳、客土等方法刨制鱼鳞坑,用最有效的现代技术植树造林,打赢了增林扩绿攻坚战,破解土层浅、坡度大等世界级难题,这是新时代艰苦创业的体现。

  塞罕坝林场的整个发展历程,正是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过程。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谱写了绿色发展的乐章,走出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肯定林场建设者们“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今天的塞罕坝人要秉承老一辈塞罕坝人的意志和精神,在推进攻坚造林、资源管护、科技兴林和绿色发展上,始终坚持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和坚守,对绿色事业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献,对生态文明理念的领悟和践行,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和担当。

  采访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的重要指示,河北省林草局采取了哪些主要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田建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河北省持之以恒推动塞罕坝“二次创业”。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2024年2月,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塞罕坝精神铸魂、生态系统提质、生物多样性保护、数字赋能绿色经济、创新驱动科技支撑、智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这七大工程,明确了22项具体措施,部署打造全球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示范区,持续推动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

  河北环卫京津,肩负着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的重任,生态区位非常重要。全省林草系统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决筑牢京津冀生态屏障。

  林草兴则生态兴。通过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河北省厚植美丽河北绿色底色。突出“两山”(太行山、燕山)、“两翼”(张北地区、雄安新区)、“三环”(环首都、环城市、环村镇)、“四沿”(沿坝、沿海、沿路、沿河),依托“三北”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绿化攻坚,开展国土绿化。近3年,河北省共完成营造林1894万亩,退化草原修复治理131万亩。

  为协同推动资源保护发展,河北省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组织体系,形成“统筹在省、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理在村”的工作体系。林长制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成为地方党政履职尽责的“指挥棒”。

  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要抓好林草灾害防控。河北科学统筹防火安全和旅游产业发展,理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机制,组建完成706支、7731人的乡镇专业队伍,9680支、17.09万人的半专业队伍,基层防火队伍建设实现质的提升。

  严格保护管理林草资源,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河北现有《河北省封山育林条例》等林草地方性法规11部,为林草资源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各地依法严厉打击涉林涉草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执行林地定额、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全省违法使用(毁坏)林地面积连续3年大幅下降。

  来源:民生周刊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