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安徽同乡助推两岸“包公”和“铭传”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2024-11-02 00:57:08 来源: sp20241102

   中新社 合肥10月15日电 题:台湾安徽同乡助推两岸“包公”和“铭传”文化交流

   中新社 记者 张俊

  “合肥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谈到在台湾家喻户晓的包青天,台湾安徽同乡会监事长胡世诠带领台湾同胞,在合肥市包公园里唱起了改编的歌曲。

  10月11日至15日,台湾安徽同乡会30余名祖籍安徽的台胞走进故乡安徽,来到包公故里、铭传家乡,交流两岸“包公”“铭传”文化。

  胡世诠来自台湾桃园,父亲是安徽人。在家庭的影响下,他对安徽充满感情,话语中仍保留着浓浓的乡音。走进包公园,胡世诠和同行台胞参观包公祠,祭拜包公墓。

  据合肥市包河区包公文化研究会会长卢萍介绍,合肥包公园与台湾开展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其中与台湾“包公祖庙”海清宫互赠包公铜像和香炉,台湾高雄大发开封宫包公庙捐资铸造三座铜铡刀赠予包公园。

  “包公文化在台湾影响巨大。20世纪90年代,台湾制作的电视连续剧《包青天》风靡两岸,掀起了一阵包青天热潮。”胡世诠说,包公是台湾百姓最熟悉的历史人物之一,截至目前,在台湾的云林、彰化、台北、桃园、高雄等地已建有包公庙1000余座。

  胡世诠表示,未来,台湾安徽同乡会计划在台湾成立包公文化研究中心,在文化、民俗、学术等领域开展两岸包公文化的研究交流。

  庆正来自台湾,祖籍安徽省含山县,是皖桃杂志社总编辑,长期从事文化传媒领域工作。他认为,包公谥号“孝肃”,“孝肃”所代表的忠、孝、廉精神,在两岸民众中广受推崇、深入人心。他建议两岸高校合作开展包公文化课题研究,发布包公文化相关学术成果,扩大包公文化在两岸的影响力。

  “名士无妨茅屋小,英雄总是布衣多。”通过刘铭传的诗作楹联,可见这位台湾首任巡抚的人生轨迹和壮志情怀。胡世诠走进刘铭传故居和纪念馆,不禁感慨刘铭传对台湾建设所作的贡献。

  据胡世诠介绍,刘铭传对台湾交通、教育、城市建设进行广泛改革,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在台湾,有许多以刘铭传名字命名的学校和基础设施,包括铭传大学、刘铭传路等。

  包公和刘铭传是两岸民众所共同推崇的历史名人,也是皖台交流的共同话题。胡世诠表示,他希望两岸能合作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开展更多合作交流活动。(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