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5:40:19 来源: sp20241123
图为戴伟正在进行化学科普活动。 受访者供图
戴伟,是一位生活在北京的英国化学家。他是孩子们眼中的“化学魔法师”、学生们喜爱的“网红洋教授”。来华28年,他先后走过中国30个省份、300多座城市,为数十万中小学生义务科普。接受本报采访时,他刚从甘肃回到北京:“这次我在甘肃做了4场科普活动,参与活动的有大学生、中学生,还有小学生,大家都非常喜欢。”
为之着迷——
“一个是化学,一个是中国”
66岁的戴伟,出生于英国伯明翰,在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英文名叫大卫·埃文斯。“我一生中热爱的有两个:一个是化学,一个是中国。”戴伟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而我小时候,发现有两个“神秘”的事,就是化学和中国。
“我发现化学真有意思,大概11岁时在家里做化学实验,刚开始是在厨房,父母说太乱了,让我去花园的一个小棚子,我就在那做实验。”戴伟说。
那时,同样令戴伟着迷的是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几乎没有关于中国的新闻,我们对中国一点都不了解。1972 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带了很多记者,突然有了关于中国的新闻。我发现,有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多人,我却一点都不了解。对我来说,中国非常神秘。”戴伟说。听说通过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可以读到《北京周报》,年少的戴伟便开始订阅。
“可以说,对化学和中国感兴趣都是因为我的好奇心驱使。”戴伟说,少年时代的好奇心,成为他后来决定到中国的“初心”。
“1987年,我盼望已久的一个学术会议在南京举办。我终于来到中国。”戴伟说,那是第25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他作为受邀的300多名专家之一参会。这次中国之行,他去了苏州、杭州、上海,亲眼观察中国,实地了解中国。后来,他几乎每年都来中国几趟,开会访学、做学术报告、旅游。
“每次来中国,我都能感觉到,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中国总有很多新变化。这对我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戴伟说,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他决定到中国工作。
1996年,戴伟辞去英国的工作,来到北京化工大学开展合作研究,2002年起担任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鉴于他在科研领域的辛勤付出和特殊贡献,2001年,戴伟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2005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提到科研成果与荣誉,戴伟总是说,这不是他个人的成绩,是他和中方团队的同事们一起合作的成果。
投身科普——
“我肯定要选择偏远的地方”
在戴伟的实验室里,满是大大小小的化学器皿,还有一大摞获奖证书、奖章。实验室最醒目的墙上,挂着他和中国孩子们做科普的彩绘图画。画上的戴伟,身穿白大褂、戴着护目镜、手拿实验器材,被小朋友们簇拥在中间,脸上绽放着慈祥的笑容。
“孩子们喜欢叫我‘外爷爷’。”戴伟笑着说。近些年,戴伟将更多精力投入科普。戴伟介绍,他第一次做科普,是在北京郊区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慢慢地,他将科普活动的“半径”扩大。2023年,戴伟已在中国16个省份做了130场线下讲座,其中不乏一些偏远贫困地区。“如果同时接到两个去外地讲课的邀请,一个在大城市,一个在偏远县城,我肯定要选择偏远的地方。”戴伟说。
戴伟说,他做科普有两个目标,一是希望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热爱化学的种子,点燃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培养未来的化学家;二是通过科普,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判断真伪的能力。在实验中,学生能发现化学的奇妙。正因如此,他做科普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将实验搬进展览馆、科技馆、博物馆。
红色的水柱、紫色的药水、黑色的粉末、透明的液体、瞬间升腾白色的烟雾……这些有如“阿拉丁神灯”一样充满魔力的景象,都是“外爷爷”为孩子们精选的简单实验。
绚丽的视觉效果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呼,他接着开讲“魔法”的秘密。这样讲的化学原理,孩子们一下就记住了。“怀疑”和“实验”是戴伟科普时常常提到的关键词,他告诉学生,要学会质疑、通过实验证明观点,这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化学不只在实验室中,也在生活中。2023年,戴伟在消防救援站演示与“火”相关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明白了燃烧是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学习如何在火灾中科学安全地自救。施展“化学魔法”前,戴伟不厌其烦地强调,一定要戴好护目镜。这也是“外爷爷”的科普。
中国那么大、学生那么多,怎么让更多学生学习有趣的化学知识?带着这样的思考,2018年,戴伟开始制作发布科普短视频。6年来,他的短视频账号“戴博士实验室”吸引了很多化学爱好者。“有的短视频有1000多万浏览量,线上视频帮助科普走进千家万户。”戴伟说。此外,他还尝试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在一个科普项目中,他准备了500个实验包,寄给参与项目的中学生,他在线上演示,教孩子们做实验。“这样降低实验成本、操作简便,只要有一张桌子,就可以做实验。”他说。
促进交流——
“希望中欧民众增进了解和认识”
2020年1月,戴伟作为外国专家受邀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那次团拜会上,戴伟认识了很多外国老专家。“有一些外国老专家70多年前就来中国了,虽然他们年龄大了,现在都退休了,但是中国政府一直很重视他们。我相信,中国不会忘记老朋友。”戴伟说。
“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有一些之前的英国同事问我,我在中国能干什么科研?几十年过去,中国在诸多科研领域取得全球领先的成绩。现在没人再这么问了。”戴伟笑着说,“在中国做科研有许多独特优势,比如,与我合作的中方课题组,既有化学专业的人才,也有化工专业背景的,这有利于将基础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
如今,当欧洲朋友来北京时,戴伟喜欢带他们去游圆明园,给他们讲法国作家雨果写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从中对比曾经西方对中国的误解和如今中国的巨大发展变化。戴伟的讲解触动了很多英国和法国的朋友。
“除了做科普,我还希望力所能及地帮助中国和欧洲民众增进对彼此历史的了解,更新对彼此发展现状的认识,为欧洲和中国文明交流搭建桥梁。”戴伟说。
(实习生陈诗梦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李依环、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