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茶人在茶马古道探寻中华文脉

发布时间:2024-06-04 16:29:31 来源: sp20240604

新华社长沙5月28日电 题:台湾茶人在茶马古道探寻中华文脉

新华社记者阮周围

茶室内清香氤氲,独得一隅幽静。经过沸水冲泡,杯中黑茶散发出独有的松木香味,轻吹茶汤,享受唇齿间留香。这是台湾茶人方六合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方六合1957年生于台湾高雄,17岁开始泡茶,深深爱上茶文化,决定发展成终身事业。1987年,他看到大陆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潜力,决定来到上海发展生意并定居。

2007年,方六合出差路过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看到漫山遍野的老茶树,初尝到黑茶的独特风味,决定在当地承包茶山,开启职业新赛道。

此后,方六合定居益阳,十几年来深挖益阳黑茶文化,开发自有黑茶品牌,推出多款黑茶产品,还致力于融合、传播两岸茶文化,开办茶艺培训班,先后招收600多名徒弟学习茶艺和制茶技术。

黑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边销茶”,在现代茶饮文化中也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黑茶叶片较大,加工周期长,其存放时间越长,口味越醇厚。方六合介绍,安化黑茶制作过程中,最具标志性的工序是经七星灶干燥,这道工序是品质形成的关键。

“台湾高山乌龙茶的制作中也使用到焙火工艺,与安化黑茶的不同在于,高山乌龙茶是在烘干后再焙火,茶性更温和。”方六合介绍,黑茶则是通过焙火干燥,两种茶叶制作工艺稍有不同,但目的一致,都是为激发茶叶的口感和风味,使茶香更持久香醇。

湖南是万里茶道的主要货源地和起始段之一。历史上,晋、陕等地茶商曾以安化茶山为茶源基地,将黑茶向北、向西运往欧亚大陆其他国家。方六合说,“黑茶生长在终年云雾缭绕的雪峰山,有得天独厚的资江水,还有淳朴精干的益阳人。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制茶工艺,让安化黑茶具有香气浓郁、便于运输等特点。”

了解茶马古道的历史渊源,在安化县境内探寻百年风雨桥、古茶亭、驿站等历史遗迹,方六合决定在益阳市成立一家茶艺馆。区别于普通茶馆,这家茶艺馆更注重泡茶、品茶过程中的交流。

“泡茶中不仅可感环境意境之美,还有茶艺师举手投足的姿态美、茶文化交流的内在美等。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必须传承下去,把茶道技艺和茶文化融合发扬,我觉得很有意义。”方六合说。

如今,方六合的许多徒弟已经出师,在湖南、北京、上海等地开起自己的茶馆,继续传播茶文化。还有不少徒弟跟随方六合,留在茶山上,深耕制茶技艺。

方六合频繁往返于城市和茶山中。在他看来,城市的茶艺馆是传播茶文化的平台;而乡村中的青青茶山,始终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徜徉在满目青翠的茶山,方六合眼中看到,一片片茶叶像一颗颗种子,一针一毫,起源于微末,发展壮大后,成长为丰产的茶园。“两岸一家亲,我培养的学生越多,传播茶文化的使者就越多,他们也像一片片茶叶,团结能成为力量。”

(责编:苏缨翔、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