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4:25:57 来源: sp20241116
近日,“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入选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名列第一大类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的首位。
络病证治、脉络学说、气络学说构成了络病理论体系的三大理论框架。说到络病理论体系的系统构建,就不得不提其创立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
吴以岭院士为患者诊治。他勤求古训,传承创新,将古老的络病学术思想与现代医学成果相结合,创立了“络病证治”体系,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评价:“络病理论是继《内经》奠定络病理论基础、张仲景首创通络方、叶天士丰富发展络病方药之后,中医络病学研究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
吴以岭院士首次建立起络病证治、脉络学说、气络学说构成的络病研究三大理论框架,编写系列专著及教材。在新的理论指导下,他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创立了“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研发生产出了10余个拥有国家专利、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并不断推动中医药走向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
不仅仅是学者、医者,吴以岭教授还专注于著书立说,传道授业,积极推动络病学术广泛应用。
学者——勤求古训,守正创新
吴以岭院士出身中医世家,高中时便从父亲手中接过《医学衷中参西录》《陈修园医书四十八种》等一本本沉甸甸的传统中医典籍,沉浸在那些木刻本竖排版的繁体字间。
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1979年又考取了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期间,吴以岭系统学习了张仲景活血化瘀学术思想,上溯《内经》《难经》以寻其学术渊源,下探各家以觅其学术影响,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张仲景创制的旋覆花汤、鳖甲煎丸、大黄䗪虫丸等疗效卓著的著名方药乃是《内经》络病学术思想在临床上的运用,其中,虫类药的应用更是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但是,自汉代仲景之后直至清代叶天士方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这一络病重要病机概念后,络病的丰富内涵及临床价值并未得到关注和研究,亟待整理挖掘。
结合专业所学,吴以岭毅然选择了“络病探秘”之路。“经”与“络”本源于古代水利学概念,“经”就像是奔流不息的江河,是纵行于人体的主干,流淌着营养全身的气血津液,“络”则像是从江河分流而出的支流沟渠,是网络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细小分支,通过络脉构成的网络则将流行于经脉中的气血津液渗灌濡养人体的五脏六腑、全身各处,“络病”就是这种细小的网络分支发生了病变以及由此累及人体各系统脏器的病理状态。
经过系统梳理络病在历史上散在的记载及临证实践,吴以岭提出“络病”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疾病和外感疾病中,创立了络病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
“络脉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吴以岭根据基本病机变化,以络病辨证方法和“络以通为用”为治疗原则,归纳传统通络药物,按功能重新分类,提出了络病证候和脏腑络病辨证论治。
2004年,185万字的《络病学》专著正式出版,标志着“络病证治”体系建立。专家评议认为,该研究“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中医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也因其理论创新及应用成果显著,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至2015年,经过10年研究,吴以岭主持完成了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系统构建了脉络学说并指导了心脑糖(肾)等血管病变防治工作。基于3469例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调查,吴以岭团队建立了“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通过分析历代治疗脉络病变数千篇代表方剂,发现了“调营卫气血”用药规律。脉络学说被科技部973项目专家组评议为:“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形成了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属于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原创成果”。“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继脉络学说之后,基于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吴以岭提出了气络学说的核心理论“承制调平”,系统阐述了气络病变的发病、病机、辨证、治疗原理,并完成了《气络论》专著,重点探讨了气络与神经、内分泌与免疫三大系统相关性及气络病变常见疾病进行辨证治疗,对三大系统疾病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络病研究40余年,吴以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络病证治”到“脉络学说”再到“气络学说”,搭建完成了络病研究三大理论框架,先后出版的《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为中医络病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医者——大医精诚,良药为民
考取大学前,吴以岭少承家学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从那时起,“我是一名医者”就成了他的人生理想。
1982年,研究生毕业的吴以岭毅然回到燕赵故土,从事心血管一线诊疗工作,一干就是10年。期间,他尝试将络病学术思想应用于心血管常见疾病的诊疗。以冠心病为例,他通过对患者病情细致分析,开具了一张有虫类药物的处方,患者将处方中分4次服用的32克全蝎一次服下,却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反而先前的胸闷、胸痛的感觉消失了,心电图缺血也有明显改善。这次意外,让吴以岭体会到了虫类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价值。
回溯络病历史,清代医家叶天士极赞张仲景运用虫类药的益处。结合自己的临床,吴以岭提出,虫类药搜剔疏拔,能“追拔沉混气血之邪”,有着植物药所不具备的独特疗效。
1989年,《中药“五龙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临床观察》文章发表,独特的处方,显著的疗效,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的通心络胶囊的前身。此后,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处方,皆是沿用理论与临床互证的方式确定下来。
经过10年的临床积累,吴以岭开出多个在临床行之有效的处方,但仅凭一己之力诊治患者毕竟人数有限。如何让更多的患者受益,成为吴以岭关心的问题。于是,产业化蓝图在他脑中逐渐绘就。
1992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吴以岭创立了集科研、临床、生产于一身的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
1996年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制的通心络胶囊获批新药。
2000年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冠心病治疗的重大学术创新——“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研究”,因在国内首创运用络病理论治疗冠心病,提出“络脉绌急-血管痉挛-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内在相关性及搜风通络治疗方法的重大理论创新,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近期,“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论文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影响因子120.7分)上重磅刊出,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艾瑞克·皮特森教授称赞:这个研究设计过程严谨,结果证实安全有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
“科研、临床、生产”三位一体为中药新产品开发模式的一个创举。经过30余年发展,这一模式不断丰富拓展,逐渐形成了“理论-临床-科研-教学-产业”五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和“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成为新时期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的典范。
为医者仁心仁术。吴以岭在科研过程中并未停止临床实践,在河北以岭医院络病门诊室,时不时传出吴以岭和患者对话的声音。即使学术研究工作再繁重,他也会抽出时间来出诊。30余年来,这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习惯。
师者——传道授业,惠泽苍生
2019年9月,新落成的络学书院里热闹非常。在这里,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举行毕业40年聚会,20位已过“古稀之年”的吴以岭研究生班同学们,和吴以岭带教的博士研究生们欢聚一堂,为当地老百姓义诊。
是聚会,是义诊,更为传道授业。活动现场,来自内科、儿科、妇科、针灸等不同专业的专家们边诊治患者,边向络学学子们讲解相关知识。“这样的‘课外学习’此前举行过很多次,效果不错。”吴以岭说,采众家之长,由博返约方能提升专业素养。
络病理论指出,广义的络病涵盖了内伤疑难疾病和外感疾病,其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目前的络病研究集中在心脑、呼吸、内分泌、免疫等领域,但推而广之,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系统疾病诊疗皆可以络病理论作为指导。
基于此,由《络病学》专著而改编的《络病学》教材,先后被列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并形成繁体版、英文版在海内外40余所医学高等院校本科、研究生中开设课程。
《易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吴以岭将之用于解读中医药学研究途径时指出,“道、器、变、通”分别体现了古代哲学思想,格物致知的研究与医疗实践的自然科学,建立起四诊、八纲、脏腑、六经辨证临床路径和方法,从而成就了几千年在保障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中医药事业。
以史为鉴,中医络病学亦需融汇“道、器、变”而致“通”。因此,在创建中医络病学学科的同时,吴以岭还积极推动络病学术的广泛应用,先后建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委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委会,同时建立了加拿大、美国、欧洲络病学会,形成了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专家学者、上万人致力络病研究的专家团队。
如今,以“传承、开放、创新、融合”为主题的国际络病学大会,每年一届,已成为传道授业更大的讲堂,在这里,络病学术思想、应用研究、教学进展不断呈现,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今年2月份即将召开第20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谱络病理论创新转化的新篇章。
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没有平坦大道,只有不畏劳苦不断前行的攀登者,才有希望达到光辉山巅。吴以岭院士以学者之恒心,悉心毕力、笃定前行;以医者之仁心,奉献小我、服务病患;以师者之匠心,道器变通,传承络学,不断推动中医药造福人类社会。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