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恩师的生命由30年前的徒弟挽救,医者仁心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2024-11-14 18:35:26 来源: sp20241114

张耀森(左)与林肖松(右)合影

  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嘉乐 张华 通讯员 梁健坤

  图/羊城晚报记者 朱嘉乐

  “复查结果非常好,您的气色很不错!定期回来复查、看看伤口就可以了。”“谢谢你啊!”3月28日下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外科诊室里,一番看似平常的谈话正在进行。其实,这名心胸外科主任张耀森医生的患者是他30年前的恩师、番禺区20世纪外科奠基人之一——林肖松。

  今年2月底,87岁的林肖松在医院多学科团队的全力支持下,成功完成了全麻胸腔镜微创肺癌手术治疗,现正在康复中。上个世纪医院外科学科带头人曾守护人民健康,如今接力棒传到了新一批医者手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坚持手术!老师对徒弟充满信心

  “林老在检查中发现病灶大了,很可能是长出了肺癌,广州十多位专家听说之后都不建议做手术。手术难度本身不大,但是风险真的相当高。”张耀森回忆当时纠结是否给林肖松做手术的时刻,不禁又捏了把汗。

  原来今年1月份,林肖松体检后查出了左上肺浸润性肺腺癌。4年前,他的左上肺前段就有支气管扩张,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房颤等基础疾病。是否适合做肺癌手术?当时,医院组织心胸外科团队及呼吸科、心脏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等多学科一起讨论,为林老先生制定最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我对张主任有信心,我也知道手术介入效果会更好,所以坚持要求做手术。”看着30年前带出来的优秀徒弟,林肖松坚定地说。抱着救治恩师的强烈愿望,张耀森团队最后决定手术,在全方位保驾护航下,为林老先生顺利完成了全麻胸腔镜微创肺癌手术治疗。

  手术顺利完成了,术后的严峻考验也随之而来。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手术完成回到病房后,林老先生出现了紧急情况,正如团队在术前所担忧的一样。生命危在旦夕!张耀森团队迅速响应,组织多个科室会诊。历经20多个小时急救,林老终于转危为安。

  “我的生命是张主任救回来的。”“这是我常规例行的工作,我每天都在治病救人。”复诊之后,师徒两人紧紧握住彼此的双手,互道感谢。

  延续作风,医德医术代代传承

  “我从林主任身上学到最多的就是他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断加强学习的品格以及对病人的一丝不苟,我希望年轻医生也脚踏实地,发扬仁心仁术的工作作风。”张耀森如是说。

  张耀森于1992年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从事心胸外科临床医学工作超过30年,担任心胸外科主任已有20年。毕业后的他刚进入番禺中心医院,就遇到了当时的外科主任林肖松。

  林肖松从医40余年期间,攻克急、危、重、难、险手术71例,为我国各地患者实施各种脏器官手术26800多例,带动医院外科的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提升。据林肖松回忆,1962年他来到番禺中心医院工作,刚上岗7天就被安排上手术台主刀。

  1980年12月,林肖松主刀了全国县级医院首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巨大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值得一提的是,羊城晚报对此手术进行了专门报道,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引起了社会巨大反响。

  此外,他还率先在县级医院中成功开展“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扩张分离术”以及“肝硬化门静脉高压——WARREN法脾静脉分流术”;1998年,他成功抢救62例银环蛇伤中毒呼吸停止,为全国最大组病例纪录。

  前辈的光辉事迹,为后辈的行医之路亮起明灯。“做医生很累很辛苦,但我愿意一直去干,我觉得能够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能够挽救他们的生命,那就值得了。这是我的肺腑之言。”张耀森说,自己跟着林老先生学了差不多10年的技术,同时也学习了他的为人。

  “把病人当成父母、兄弟姐妹,救回他们的生命,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林肖松在行医之路上为自己提出的口号。如今,张耀森团队在老恩师的谆谆教诲下延续医者仁心,造福一方百姓。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