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4:41:05 来源: sp20241122
深圳河下游,河水蜿蜒,一边是深圳,一边是香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就坐落在深港两地的接壤处,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的直接对接点。“科学创新需要灵光一闪,我在香港想到一个点子,马上能到这边的实验室里试一下,这太重要了。”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院长陈福荣道出了河套合作区为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
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印发不到一年,深圳园区已建成13个专业园区,汇聚了16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包括8家世界500强研发中心、8个重大科研平台、香港高校10个重点科研项目等,诞生了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时空分辨率电镜等领先科技成果……这片科技创新的热土生机勃发,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产业体系健全、产业链条完整,港澳拥有先进的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和科教资源。粤港澳协同创新、优势互补,“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名,科技创新的浪潮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奔涌。
集聚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一流实验室、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冷泉生态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步形成,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顺利运行,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挂牌,建成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超50个,新建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香港大学教授黄明欣的团队研发出一种“超级钢”——一块1平方厘米大小、厚1.5毫米的“小钢片”,可以承受3吨的压力,相当于一头成年亚洲象的重量。不断完善的科技力量布局,推动粤港澳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持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原始创新能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专网开通、经费“过河”、团队携手,一项项体制机制障碍被破除,粤港澳大湾区内数据、资金、人才等科技要素加速流动,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按下“加速键”。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将“天河二号”的算力通过百兆网络专线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香港,填补香港无世界领先水平高性能计算平台的空白;中央和广东省财政科研资金过境港澳使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5个重点专项、13万余台(套)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向港澳开放,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5家机构获批人类遗传资源过境香港试点单位,“澳门研发+横琴转化”的琴澳联动发展新模式已渐入常态……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创新要素更加畅通流动,粤港澳三地从合作迈向融合,进一步激发区域协同创新的澎湃活力。
基础研究显著增强,产业基础高度发达,科技要素加速流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乐土。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超过7.5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繁星璀璨,照亮整个大湾区科创版图,也照亮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梦想。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195家,其中香港团队691家,累计融资金额超42亿元;在横琴,截至今年4月,累计培育孵化港澳青年创业项目796个,澳门青创项目在园数量达254个……粤港澳大湾区广阔的科创沃土,让港澳青年的创新梦想生根、开花。
协同创新、活力迸发,汇聚粤港澳三地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将不断跑出创新“加速度”,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加速打造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6日 06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