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3:11:22 来源: sp20241127
图为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的核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团队,基于宇宙射线缪子成像设备对西安城墙进行体检。 受访者供图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超导力学研究院院长周又和牵头承担的“15T高场下超导材料力学的全服役场调控与测量装置研制”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通过现场考察。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兰州大学围绕核科学与技术、干旱环境、生态安全、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种质创新与生物育种、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等特色优势研究方向,集聚力量有组织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兰州大学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问题,强化有组织科研,谋划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和战略性引领性创新,加速推进科研范式转型升级,主动参与国内外重大科学计划,组建大平台、大团队,促进协同攻关,努力在战略性、原创性、颠覆性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表示。
集聚力量推动原创攻关
周又和表示,“15T高场下超导材料力学的全服役场调控与测量装置研制”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量最大的单体项目,资助金额近亿元。该项目旨在推动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与核心部件的研制,以此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其团队成员、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教授他吴睿表示,团队与合作单位将充分讨论相关任务细节,尽快开展工作。
此前,周又和团队研制出国际首台全服役场超导材料力学实验的科学装置,实现了力学支撑中国超导磁体研制设计“从0到1”的突破。
2023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领衔研究团队研发和建设的“一带一路”气候与环境观测网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带一路”气候与环境观测网东起兰州,沿河西走廊向西延伸至中亚、中东、非洲,共20多个站点,跨越直线距离8000多公里,可获得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监测数据。团队成员黄忠伟教授介绍,观测网的每个站点均由兰州大学自主研发的多波段拉曼偏振激光雷达等先进仪器构成。
“观测网的建成不仅能监测沙尘远距离传输和雾霾等大气复合污染物局部地区扩散规律,还将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黄忠伟表示。
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践行“四个服务”,近年来,兰州大学有组织地推进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科研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兰州大学首次实现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大尺寸单晶的生长和结构解析,将“共价组装有序结构”的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主持研发探月工程嫦娥探测器软着陆关键装置,为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四号及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作出贡献;培育“兰箭系列”春箭筈豌豆、优质牧草“腾格里”无芒隐子草等,在西部高寒、干旱及贫瘠化土地大面积种植,有效缓解了“粮草争地、争水”的矛盾;针对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培育的冬小麦品种“兰大211”,丰产性突出、越冬性强,广泛推广种植后,产量增幅高达32.15%。
科技赋能攀登产业高峰
近日,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的核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团队十分忙碌。
缪子是自然界的基本粒子之一,具有穿透能力强、天然无污染等显著特点。经过长期积累与研究,兰州大学核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团队攻克了缪子应用的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出国内首台套可产业化的缪子成像系统,成功将其应用于大型文物遗址的无损检测及内部密度结构成像。
2023年初,该团队利用缪子成像技术对西安古城墙进行了墙体深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体检。目前,团队正对麦积山石窟遗址进行病害检测,为这一珍贵世界文化遗产的健康“保驾护航”。
由于年代久远,我国许多重要大型遗址都存在着内部结构亟须检测的迫切需求,但文保机构缺乏有效手段在检测过程中不损伤遗址本体。兰州大学核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团队成功地破解了这一问题。团队成员刘军涛副教授介绍,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也在与团队商讨对典型洞窟进行不可见病害探测。此外,刘军涛提到,缪子成像技术目前还应用于矿藏勘探领域,将来会在基础设施、冰川监测等多个领域进行拓展。
“从敏感材料等硬件到采集系统、成像系统等软件,缪子成像技术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95%左右,并于近日获得‘探元计划2023’TOP20创新技术应用大奖。”刘军涛说。
兰州大学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继续推进有组织科研,始终面向国家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努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说。(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王耀辉)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