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多地兴起“人才夜市” “逛街”择业“鲜味”十足

发布时间:2024-11-18 16:41:28 来源: sp20241118

   中新网 济南7月26日电 (记者 沙见龙)“这种招聘方式很接地气,求职氛围也比较轻松,感觉很适合青年人。”近日,在山东德州禹城市,一场设在当地热闹商圈的“人才夜市”招聘会,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前来“逛街”择业。今年计划参加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周颖便是其中之一。

  这场招聘会集现场招聘、直播带岗、政策服务于一体,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夜生活场景与求职招聘服务相融合,共有94家企业参与,所提供的岗位达1128个。周颖同众多求职者一样,在企业招聘展位前看资料、问情况、投简历,寻找心仪的岗位。

  近年来,禹城市不断强化就业服务,为户籍地、常住地和求职地在该市的应往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和跟踪服务。今年以来,该市已举办4场各类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2.39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46万人。

  济宁邹城市同样举办了2024年“人才夜市”大型招聘会。现场,不少求职者穿梭在红顶小棚下,认真分析用人单位与自己岗位需求的匹配度,发现合适的岗位后,随即在对应展位与企业工作人员现场沟通岗位具体需求、薪资待遇及发展前景。

  参与邹城市此次“人才夜市”招聘会的共有120家用人单位、1800余名求职者,供求职者选择的岗位达2973个,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有600余人。今年上半年,该市累计引进青年人才2111人、海外归国留学人才10人,开发青年见习岗位694个,吸引超120人参与青年就业见习。

图为在德州庆云县,民众在“人才夜市”招聘会上了解相关就业情况。(资料图)庆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德州庆云县,刚刚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刘晓颖在当地举办的“人才夜市”招聘会上确定了就业意向。她告诉记者,此前参加的招聘会都比较正式,感觉很紧张,应有的水平和能力展现不充分。“这次就像‘逛夜市’一样谈工作,心态很放松。”

  为促进青年人才就业,庆云县连续多年举办“人才夜市”招聘会和“高校学子家乡行”“青年人才联谊”等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到此就业创业。该县还推出直播带岗活动,为企业和青年人才搭建桥梁,并在政务大厅设置青年人才服务专窗,为人才创业就业提供最大便利。

  “人才夜市”招聘会是山东各地为更好地吸引青年人才就业创业推出的创新举措之一。放眼全省,各地在吸引人才就业工作上持续发力,涌现出诸多创新做法。

图为临沭县大学生就业微招聘现场。临沭融媒供图

  临沂临沭县推出的就业服务“套餐”,对帮助青年人才走稳就业路提供了很大帮助。被该县人才发展集团录用的王越告诉记者,2022年毕业后,他一直没找到合适工作,今年3月在网上看到人社部门发布的青年见习岗位需求后,便报名参加了见习,最后成功入职,“现在是集团的一名行政办公人员”。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未就业青年等群体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临沭县实施了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推出了一系列精细化、立体化的就业服务“套餐”。今年以来,该县已开发就业见习基地6个,募集见习岗位29个,岗位需求人数超400个。

  面向省内高校,潍坊高密市深入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人才政策线上宣讲与招聘活动,在线参与人数累计超10万人次。在创业大赛、各类线下招聘会、政策培训班等活动中,该市多渠道、立体式宣传推介就业创业和人才扶持政策。目前,该市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超90%。

今年年初,高密市组织开展“青鸟计划·雁归来”高密籍大学生家乡行活动。50多名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先后到该市多家企业学习观摩,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产业布局、企业文化、人才引进政策。(资料图)高密市委宣传部供图

  通过数据跑腿、政策找人、免申即享等方式,高密市加快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吸纳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扩岗等政策落地,年发放各类惠企资金30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惠及1600多家民营企业。此外,该市每年还拿出一定的编制指标,面向基层单位开发公益性岗位。

  在不断提升大学生补贴标准方面,高密市累计发放各类补贴3000多万元,惠及5000多人。同时,该市加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每年组织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全年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超300人。

  临沂平邑县积极创新招聘机制,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平邑籍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该县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一线城市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并在该县成立大学生人才储备中心,搭建吸引人才回乡就业创业的桥梁。

  针对选择“落脚”平邑的青年人才,该县通过开展创业培训,举办讲座、创业技能大赛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为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的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启动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要求各地部署实名服务、求职招聘、政策宣传、就业见习等专项活动,全力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促进工作。(完)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