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月中欧班列货运量超去年全年

发布时间:2024-12-21 23:09:49 来源: sp20241221

  12月18日13时36分,满载着55个集装箱货物的75037次中欧班列(郑州)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车务段圃田车站缓缓驶出开往俄罗斯莫斯科。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运行稳中有进,跨境货物运输需求旺盛。前11个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6145列,发送货物174.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19%,综合重箱率100%,运量已超2022年总运量。中欧班列的稳定开行,为外贸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朋友圈”不断扩大

  7月4日10时,一列满载钢结构、保温管等建筑材料的货物列车从中国铁路北京局北京货运中心廊坊北铁路货场发出,这是经由廊坊“中吉乌”国际多式联运新通道开行的首趟货物列车,目的地是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据中国铁路北京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廊坊“中吉乌”国际多式联运新通道采取铁路(廊坊—喀什)、跨国公路(喀什—奥什—安集延)、境外铁路(奥什—塔什干)的国际联运模式,是今年4月首发廊坊经霍尔果斯口岸开往乌兹别克斯坦中欧(中亚)班列后,又一条连接京津冀与中亚国家贸易往来的物流新通道,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和廊坊市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在外贸整体向好形势下,中欧班列发展迎来了良好机遇,各地纷纷拓展新线路,中欧班列“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11月底,中欧班列今年累计开通5条线路,受到境内外客户青睐。

  新线路发展迅速,既有线路也充分挖掘潜能、扩大运能。

  截至12月19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5191列,已超去年全年开行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5%,运送货物总重453.9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3%,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在中欧班列(成渝)带动下,成都、重庆两地围绕电子、汽车、机械等产业打造的枢纽经济初具规模。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汇集各类经营主体7000余家,累计运输汽车整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货品货值超万亿元,成渝两地市场拓展至10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铁路成都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5000列,目前四川成都、重庆两地中欧班列已稳定运行近50条线路。

  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将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中欧班列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持续打造国际物流品牌,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为促进国际经贸往来、增进沿线人民福祉、服务和支撑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通道运输能力提升

  “X8489次中欧班列到达阿拉山口站一场5道停车。”12月20日10时26分,阿拉山口站调度指挥中心电子大屏上实时显示列车运行情况。

  “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工程开通后,将与既有单线铁路组成复线铁路,中欧班列运输通道能力有效提升,该区段每天运行的列车由18对增加到20对。”阿拉山口站运转车间值班主任叶军忠介绍。

  随着中欧班列规模、运量、频率日益增加,阿拉山口站等重要出入境枢纽运输十分繁忙。为有效应对压力,各枢纽纷纷加大口岸扩能改造力度,持续实施扩编增吨措施,通道运输能力大幅提升。

  近年来,新疆铁路部门通过优化中欧班列运输组织、实施口岸扩能改造等举措,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欧班列在口岸汇聚、通关。

  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工程11月30日开通运营后,年运输能力由1500万吨提升至6000万吨,运输时间压缩40分钟,为口岸过货量稳步增长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提升新亚欧大陆桥通道运输能力,有力促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以前,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往来列车需要会让,该区段设立了6个会让站,一趟列车会让大概要花20分钟。现在单线变双线,减少了3个中间站,列车可以分上下行顺畅运行,无需相互等车会让,也减少了对中欧班列编组作业的影响。”叶军忠说。

  截至12月18日,阿拉山口铁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6410列,同比增长6.9%;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7486列,同比增长10%,为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提供有力支撑。

  组织运输效率提高

  12月12日11时,27004次中欧班列在呼和浩特沙良物流园海关监管作业场完成“一站式”通关业务发车,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开往东欧,标志着沙良物流园正式开通跨境运输“一站式”通关业务。

  新投入使用的沙良物流园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项目总投资2550万元,总占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建设有智能信息铁路公路卡口、场站智能管理系统等功能区域。中欧班列在沙良物流园内完成申报、查验、放行等海关作业发车后,可直接从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国内运行时间从之前的1天至2天缩短到10小时左右。

  除了提升硬件设施,铁路部门还不断探索新的运输模式,积极与海关等部门合作开展“铁路快通”等业务,优化舱单审核流程和出入境流程,提升货物入站、换装作业、运输等环节效率,整体运行时间较以往大幅压缩。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我们口岸站的中欧班列集装箱运量逐年增长,原有的一台集装箱专用龙门吊已经不能满足换装需求了,今年年初正式投入使用了一台新的智能化集装箱专用龙门吊。在作业中,智能化龙门吊的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精准性得到了全面提升,以前一批换装作业需要5个多小时才能完成,现在压缩到3个小时左右,大大提高了中欧班列集装箱换装效率。”绥芬河站副站长刘迎东表示。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国际港站通过高质量编制阶段计划,精准预判进度,到发线运用率提升至79%;与调度所、新丰镇车站紧密配合,组织作业车均衡到达,释放调机运能;动态调整5条货物线功能及上下站汽车进出场流线,实现作业场地、机具效能最大化。

  “今年以来,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稳定开行,运输时间较普通班列平均压缩20%以上。中欧班列门户网站平稳运行,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开通2个多月来访问量超467万次。加强口岸运输组织,与海关、边检部门强化协调联动,提升中欧班列通关效能。”国铁集团负责人介绍。

  齐 慧(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