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锐财经)

发布时间:2024-11-05 09:48:20 来源: sp20241105

  近日,贵州省铜仁市由于持续高温,电力需求稳步增长,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持续开展带电作业增容扩容工作,全力保障工业、农业、居民安全用电。图为该局工作人员正在作业。   吴 瑾摄(人民视觉)

  8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开展9项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针对《行动方案》提出的9项专项行动,将进一步深化研究,根据需要出台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高效有序推进各项行动落实落地。

  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新型电力系统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特性日益凸显,安全稳定运行面临较大风险挑战。对此,《行动方案》提出电力系统稳定保障行动,居9项专项行动第一位。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主要负责人表示,针对电力系统生产结构、运行机理和功能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系统稳定问题,《行动方案》提出着力优化加强电网主网架、提升新型主体涉网性能、推进构网型技术应用、持续提升电能质量,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安全稳定保障。

  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认为,电网连接生产和消费,是保障电力送得出、用得好的关键平台,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物理基础。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能源结构的加速转型,电网局部地区还存在薄弱环节,骨干网架的脆弱性和控制复杂程度显著增加,大电网的优化配置资源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

  聚焦电网,《行动方案》提出适应电力发展新形势需要,组织开展电力系统设计工作,优化加强电网主网架,补齐结构短板,夯实电力系统稳定的物理基础,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和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从电源侧看,未来新能源成为供给主体,负荷侧新要素不断涌现,必须提升涉网性能,增强对电力保供和运行安全的支撑能力。对此,《行动方案》提出了制修订相关标准与管理要求,提高新型主体涉网性能、加强入网检测的重点工作举措。”舒印彪说。

  实现大规模新能源外送

  目前,在运跨省区输电通道主要输送煤电、水电等传统电力,新能源电量占比较低。《行动方案》提出,将开展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介绍,我国新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区,推进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开发外送,是落实“双碳”目标任务、促进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国已建成投运“19交20直”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超过3亿千瓦、累计送电超过3万亿千瓦时,有效支撑了中东部地区约1/5的用电需求。

  “为支撑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外送,国家‘十四五’规划再建设一批跨区输电通道,这些输电通道大多起点于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送端近区电网支撑薄弱、受端电网‘空心化’严重,特别是随着输送新能源比例的提高,输电通道安全稳定运行和高效利用面临多重挑战,对先进技术要求迫切。”汤广福说。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主要负责人表示,随着“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水风光综合基地的有序建设,新能源外送消纳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为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需要,《行动方案》提出提高在运输电通道新能源电量占比、开展新增输电通道先进技术应用,依托先进的发电、调节、控制技术,实现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

  研究完善配套支持措施

  配电网覆盖城乡区域,连接千家万户。专家分析,近年来,雨雪冰冻、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用户供电可靠性受到影响;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新型主体大规模并网,对配电网承载力提出更高要求。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对配电网在电力保供和转型方面的新要求,《行动方案》提出组织编制建设改造实施方案,健全配电网全过程管理,制定修订一批配电网标准,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实现与源、荷、储的协调发展。

  围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还分别提出,智慧化调度体系建设行动,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行动,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行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拓展行动,需求侧协同能力提升行动。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源网荷储各环节统筹推进、电力行业各方面协同配合。”国家能源局电力司主要负责人说,为推动《行动方案》落实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数据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强指导协调,强化评估问效。及时总结提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工作推进模式,具备条件的加快扩大实施范围。研究完善配套支持措施,做好后续政策衔接,鼓励多元主体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增强社会各界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参与度和支持度。

(责编:王仁宏、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