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和青海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11-16 08:44:14 来源: sp20241116

【学习进行时】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西宁市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和宏觉寺,了解当地深入推进教育工作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藏传佛教界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一起了解总书记和青海的故事。

青海,群山巍巍,风光壮美,是生态屏障、资源宝库,也是团结热土。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着青海的发展,牵挂着各族群众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6年和2021年两次到青海考察调研,并在全国人代会会议期间到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总书记希望青海在生态文明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建设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兄弟姐妹”

青海,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近50%,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的省。在共同生活共同建设的历程中,各族群众结下深情厚谊。

2016年8月到青海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视察。以前,村民们住在海拔4700米的地方,住帐篷、睡地上,点的是羊油灯。生态移民搬迁后,村民们住上了国家给盖的新房,睡在了床上,家具家电也齐全了。

总书记来了,乡亲们身着鲜艳的藏族服装,扶老携幼,捧上装满青稞酒的银碗,拿出家中最好的切玛(一种用糌粑制作的传统祈福装饰),为总书记敬献了一条又一条哈达,人群中不停高喊“扎西德勒”。总书记同乡亲们一一握手,祝他们日子越来越美满。

2016年8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考察生态移民、民族团结和基层党建工作。

2016年8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考察生态移民、民族团结和基层党建工作。

几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藏族、蒙古族、土族3位代表分别向总书记献上洁白的哈达,表达对党中央和总书记的敬意。习近平请他们转达对各族人民的祝福。审议中,几位少数民族代表就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实施精准扶贫等发言。习近平不时询问具体情况,强调多民族是我国一大特色,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青海,看望了各族群众。

2021年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这是8日下午,习近平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21年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这是8日下午,习近平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总书记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这个村2017年依托牛羊养殖业等产业实现整村脱贫。村民们看到总书记来了,热情地涌到路边,欢呼着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总书记表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已经深深印在各族中华儿女心中。

“保护好‘中华水塔’”

青海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三江源是“中华水塔”,维系着中华民族水生态安全命脉。保护三江源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在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把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搞好。总书记要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当年4月,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考察期间,通过远程视频察看重要点位实时监测情况。

同昂赛澜沧江大峡谷观测点视频连线时,基层干部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两名牧民将受伤的雪豹带回家细心照料,最终放回栖息地的故事。总书记询问当地有多少只雪豹,生态恢复情况怎样,生态管护员力量配置情况如何,勉励大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齐心协力管护好湖泊、草原、河流、野生动物等生态资源。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青海代表团。一名代表拿出两张照片,请总书记观看。

一张照片,是漫步在草丛中的荒漠猫;另一张,则是行走在树丛中的雪豹。“以前很少见的珍稀物种,现在频频现身了。”这位代表讲述了青海生态环境的变迁。

“这说明生态保护见效了。”习近平总书记凝视照片,频频点头,“特别是大家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增强了,看到了生态本身的经济价值。”

2023年2月21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境内的昂赛大峡谷内,一只雪豹准备向上攀爬。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2023年2月21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境内的昂赛大峡谷内,一只雪豹准备向上攀爬。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在一系列措施推动下,青海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如今的三江源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水塔”坚固丰沛,呈现出一幅山清水秀、万物争荣的壮美画卷。

“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现资源环境协调永续,青海有着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

青海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

2016年8月到青海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就来到察尔汗盐湖。这里的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老企业,靠着探索循环经济模式,“资源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再造了一个盐湖”。

习近平总书记沿栈道步行至盐湖边,察看现代化机械采盐操作,了解盐湖资源储备保护、开发利用等情况。“采盐船是国产的吗?每天采卤多少量?”“循环经济动能采用清洁能源吗?”习近平总书记对综合利用盐湖资源、推进产业技术升级等情况十分关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务必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023年6月8日拍摄的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境内的察尔汗盐湖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2023年6月8日拍摄的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境内的察尔汗盐湖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在青藏高原,编织藏毯已有千年历史,通过代代相传、改进创新,既保留了传统技艺,也焕发了新的风采。

2021年6月,习近平来到位于西宁市城中区的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走到原料展柜前,总书记拿起黑色的牦牛毛、洁白的绵羊毛,用手指轻轻揉捏,“感觉确实不错”。总书记还询问,“现在藏毯的市场需求怎么样?你们主要是销往国内还是国外?”

看到一名非遗传承人正在手把手给身边的徒弟教学,总书记停下脚步交流了起来。

总书记询问,“你这个手艺是祖传的吧?第几代了?”“编织这样一幅藏毯需要多长时间?”总书记勉励他:“你这个手艺很珍贵、很有意义,一定要传承弘扬好。”

2021年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这是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同企业员工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21年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这是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同企业员工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百闻不如一见啊。”面对围拢过来的企业职工,习近平总书记为他们“点赞”:“藏毯是我们藏族一个很有特色的产业,你们企业在这个领域打出了品牌,很好地把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结合在一起,契合了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在青海省西宁市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操作工检查毯面、拔花刺(2023年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在青海省西宁市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操作工检查毯面、拔花刺(2023年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青海发展特色产业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真想邀请总书记再来做客!”习近平总书记冒雨考察新村建设工地的情景,让班彦村的乡亲们至今难忘。

海东市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自然景色雄奇秀美,但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这个县的班彦村,100多户人家零散分布在山梁沟坡间,长期喝窖水,种庄稼十年九旱。

这是2020年11月6日拍摄的班彦新村全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戴天放 摄

这是2020年11月6日拍摄的班彦新村全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戴天放 摄

在精准扶贫战略的推动下,祖祖辈辈固守在大山深处的班彦村实现易地搬迁,村民住进了山下的易地扶贫新村。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蒙蒙细雨,来到新村建设工地,踏着尚未完工的泥泞道路,走进村民吕有章的新家。

刚盖的新房子里连个凳子都没有,总书记就站着跟老两口说话。总书记把三间房和院子里外走了一遍,看房子格局,摸着炕沿问冬天取暖,还看了院里的自来水管。

来到村民吕有金家,总书记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翻看《扶贫手册》和《贫困户精准管理手册》,还问了他们搬入新村后种地养羊、外出务工、孩子上学等方面的打算。

总书记对一家人说,党和政府就是要特别关心你们这样的困难群众,通过移民搬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23日上午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23日上午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情况。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代表向总书记汇报:班彦村人均年收入已从5年前的2600元提升到11419元。

如今,班彦村已初步形成光伏发电、特色养殖、酩馏酒酿造、土族盘绣制作等“八项产业”,2023年村人均收入比两年前增加2711元。

2021年6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青海。各族群众朴实真挚地向总书记表达深切的感激之情。

在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歌之缘合唱团”正在排练献礼“七一”的红色歌曲。61岁的卓玛才仁站在第一排领唱:“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总书记带头鼓起掌来:“《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唱出人民群众特别是藏族同胞,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这个歌在‘七一’的时候唱很有意义。”

在果洛藏贡麻村,一位牧民对总书记说,牧民生活好,全靠党的政策好,衷心感谢党、衷心感谢总书记。

总书记感慨地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了,我们这个党能够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为什么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因为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策划:储学军

监制:车玉明 李志晖

统筹:万 方 翁伟庆 华 明

主笔:王子晖

编辑:刘 淼 潘子荻

新华网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