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打造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业集群纪实

发布时间:2024-11-17 07:20:49 来源: sp20241117

  合理布局促集群企业共同繁荣

  ——北京丰台打造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业集群纪实

  本报记者 杨学聪

  产业链条全、创新引领强、国内最先进……提到北京中关村丰台园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业内人士从不吝惜溢美之词。这个从总部基地起家、由龙头企业托举起的产业集群,凭着国有民营企业错位发展的“一招鲜”,呈现出大中小企业共同繁荣,“大树”之下“草”青青的喜人景象。不久前,丰台区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这个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工程建设领域全国最先进的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领域。

  大树下长小草

  每天清晨,潮水般的人流从北京地铁9号线丰台科技园站涌向附近鳞次栉比的写字楼。这里,是位于北京丰台的总部基地,丰台区核心的经济增长极,在这里,国内鼎鼎大名的轨道交通头部企业云集。背靠这些通信信号、工程建设的“大树”,专注于仿真及运维服务的“小草”也格外繁茂。

  2013年成立的北京大象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棵“小草”,致力于数字化仿真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基于模型+数据驱动、虚实融合的轨道交通智能仿真平台解决方案。

  “我们是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于2021年落户丰台。”大象科技技术总监胡巍巍告诉记者,轨道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核电、航空航天类似,信号控制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要求为最高等级SIL4级,系统设备之间要协同,人和设备要交互,人与人之间要配合。“设备控制系统交付用户前后,我们同步开发模拟仿真系统,沉浸式还原实际运营场景,用于运营人员的技能培训、应急演练,助力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行。”

  “产业链条全、创新引领强、国有民营错位发展,是我们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三大特点。”丰台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魏欣亚告诉记者,丰台园企业覆盖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装备研制和运维管理全环节,有轨道交通重点企业160余家,收入规模连续8年突破千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0%,2022年营业收入超2500亿元。这些企业中,民营企业占44%,其中不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今年年初,丰台推出“倍增计划”和“伙伴计划”,计划到2025年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等十大产业领域,吸纳100家链长单位,拓展1000家发展伙伴。支持链长单位发挥头部优势,通过研发协作、开放空间、场景应用等方式带领中小微企业开拓市场,建立稳定的上下游产业链专业协作配套体系。

  “在丰台园4.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轨交领域排头兵云集。”魏欣亚说,随着行业开放程度提高,园区目标更明确,就是巩固原有优势,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聚集作用,让大树下长得出草。“让民营企业形成有益的补充,成为新兴的力量,带动产业健康发展。”

  疏通关键环节

  今年7月,毕马研究院搬进了位于丰台创新中心的新址。这是总部位于德国莱比锡的毕马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创新发展机构。作为欧洲“零碳运输”倡导者,通过毕马系统,公路上行驶的半挂车可以轻松地转到铁路运输,实现“公铁联运”,提高转运效率并减少碳排放。

  “毕马系统是我们的核心技术,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转换整列铁路货车;智能化场站整列转运的效率是传统铁路场站的9倍。”毕马研究院董事长马振宇告诉记者,毕马公司计划在丰台建设多式联运的全球展示中心,推动相关技术在中国落地。

  为了让这家创新研发机构更快适应新环境,丰台园管委会确立了办公用房、人才引进及创新奖励等优先支持政策的具体内容。

  “作为外资企业,我们很重视与行业企业、政府的协同。”马振宇说,这套系统在欧洲已经成熟,在中国经过行业认证后运营。

  这是丰台园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外铁路建设,坚持“引进来”促成中德国际合作的一个缩影。毕马研究院之外,他们还积极与德国莱茵一家国际权威的检验检测机构建立联系,希望与其携手完善园区检验检测标准化的产业链条。

  “铁路和轨交正在从高速建设转向平稳建设和运维的新周期。”丰台科技园区管委会产业处处长黄蕾说,区内企业需求多集中在检验检测、展示、实验上。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园区要把有限的空间用在“刀刃”上,提升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领航能力。

  目前,他们联合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等单位组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专班,持续实施和谋划轨道交通产业行动计划和产业发展工作措施;坚持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调度会商机制,市区联动保障。中关村丰台园党工委还推行“红色益企行”服务,针对企业的不同诉求,分类制订解决措施,派专人负责跟踪解决。

  为增强产业发展韧性,他们持续推进产业延链补链。把握轨道交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在持续做强通信信号、工程建设等优势环节基础上,已吸引溥锐思科技、中科飞思智能科技、中车检测认证等多家企业落地发展,延伸运维管理、检测认证等细分方向,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

  高质量谋发展

  “丰台园应在轨道交通行业科技自立自强上有所担当。”魏欣亚说,当前智能制造、信号控制、运维等是重点引导的方向。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在政策、资金、空间、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接续发力。“政府最大的作用,就是给大家信心,营造适合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的政策、氛围和环境。”

  《丰台区“十四五”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优化产业空间,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未来将围绕出台政策,健全产业集群发展机制,构建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同时,重点围绕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在高价值产业环节上聚集和细分,让企业之间的协作更紧密,降低成本,带动行业技术和创新能力提升。促进新技术与传统产业、传统行业融合。这就要求管委会认真分析和诊断行业发展最新趋势以及区域产业特点,谋求适合丰台园自身产业发展的路径,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

  目前,市区联动的机制已然打通。以轨道交通行业为核心,从市级层面推动制定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加大政策资金支持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研发、特色产业空间打造、强链补链延链等重点工作;以中关村丰台园为主阵地,构建多维度产业支持体系,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轨道交通产业创新中心。

  为了让中小企业更有获得感,丰台园还搭建产业平台,探索专业市场服务,整合资源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成立中关村创联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服务产业成果转化、标准研制、政策研究及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通过举办中关村轨道交通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满天星”轨道交通垂直领域投资路演等活动,让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交织互动、融通发展;推动园区中小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通过示范工程形式优先在地铁实现场景应用……

  作为优质产业承载的产业功能区,丰台区还跟随城市更新的步伐,高效利用闲置空间,2200万平方米空间待释放,“十四五”期间可建成1000万平方米高端产业空间;同时通过丰台站、长辛店老镇等集中连片、大体量城市更新,推进产业内容和更新载体联动互促。(经济日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