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发布时间:2025-01-01 18:05:11 来源: sp20250101

原标题: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图为丹江口水库。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图为丹江口水库。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2024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10周年。10年来,南水一刻不停、奔流北上。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6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亿,为沿线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水资源支撑与水安全保障。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与湖北省十堰市的交界处,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

近年来,丹江口水库沿岸地区持续守护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常抓长治 水质持续向好

“最近往来游客多,我得早点来看着,不能让垃圾流入库区。”一大早,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老城镇王岭村护水员全合琴就拎着垃圾钳、推着小车在丹江口水库边守护。

淅川县位于丹江口水库东岸,丹江口水库在淅川境内的水域面积达506平方公里,占库区总面积的49%。

为全面守好一库碧水,淅川县不仅建立起8000余人的清漂、护水、护林队伍,常态化开展库区生态环境保护,还成立了“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工作指挥部,全力清理整治库区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了解到,当地在丹江口水库消落区,采取水系连通、生境营造、植物群落修复等措施,栽植各种适生耐水植物40万余株,累计修复湿地50万余亩。

在淅川县香花镇何家沟村,一个集水质净化、水土保持、科普体验于一体的人工小湿地格外引人注目。“我们通过管网集中收集生活污水,利用人工湿地进行处理,不仅成效显著,后期管护成本也很低。”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局长王君介绍。

近年来,为守好丹江碧水,淅川县已累计投资12.5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厂14个、垃圾处理厂12个、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75个、人工小湿地20余个;在丹江口水库建成多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库区四周以及2616平方公里的汇水区,利用高分北斗系统建立电子围挡,实现了县乡两级和环库区重点村污水处理全覆盖、水质全天候自动监测、违建自动报警。

为从根本上改善水库水质,淅川县做足“减”法,促进产业绿色蝶变。为实现一库碧水出淅川,当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先后关停涉污企业358家,取缔库区养鱼网箱5.17万箱,关停养殖场613家,否定73个大中型项目选址方案。

当地一方面引导原有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新技术,全方位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如今,淅川县5个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绿是发展的底色,更是发展的底气。近年来,淅川县把生态产业作为保水质、助民富、促发展的核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目前,淅川县林果业产值达6亿元,10万库区百姓走上了增收致富路。2023年,淅川县累计接待游客8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24亿元,3万名淅川人端起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

空天联动 守好“大水缸”

守护丹江口库区碧水,既要靠人防,也要靠物防、技防。

走进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一个个显示屏悬挂在墙上。显示屏上,各项水库相关数据实时更新。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控制无人机,使其沿库区消落带上空飞行,实时传回拍摄画面。

近年来,丹江口市搭建起水库断面水质监测、卫星遥感监测、重点排污企业在线监管、库岸线监控、环库公路危化品车辆监控、水质监测站防入侵监控、城乡雨污管道巡护、执法巡护队伍监管8个智慧监管系统,全方位守护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

为了“不让一滴污水入库”,实现精准护水、科学守水,丹江口市应用卫星遥感、大数据、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全力构筑系统化的“空、天、林、地、水”5道水质安全监管防线,对水库水质实施多维度在线智慧监管,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支撑。

同时,当地还整合执法力量,组建丹江口库区综合执法大队、水质保护综合巡护大队和生态环境警察大队,由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统一协调调度,及时制止和惩处相关违法犯罪行为。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