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20:20:58 来源: sp20241118
护卫舰是既古老又现代的舰种。为了适应不同时代的作战需求,自护卫舰诞生以来,各国海军一直对其设计和功能进行改进。今天,现代护卫舰使用舰炮、鱼雷、反舰导弹、防空导弹作为主要武器,在舰艇编队中承担反潜、护航、巡逻、警戒、侦察、支援登陆作战,以及为无人舰载机起飞和降落提供平台等任务。
随着时代发展,护卫舰的吨位逐渐提高,所承担的作战任务也日益拓宽。作为“海上带刀侍卫”,护卫舰已经从早期的战场边缘角色,进化为各国海军的中坚力量。
自诞生以来,护卫舰经历了怎样的演进,未来又将如何继续升级?本期,让我们一探究竟。
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资料图片
起步于三桅帆船,从历史深处驶来
护卫舰,即主要执行护卫任务的战舰。
早在大航海时期,护卫舰已初现雏形。当时,一种三桅帆船凭借速度优势,成为商人们海上航行的首选。高耸的前后船楼,让这种帆船装上火炮就可以“应征入伍”,很快成了海军队伍中的“武装商船”。当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在海外建立殖民地,三桅武装帆船成为殖民者们往返近海区域的利器,在航行中扮演着“近海打手”的角色。这种帆船,正是护卫舰的前身。
17世纪,为了满足巡逻与警戒需要,英国某些船舶制造公司将单桅帆船,改建为具有攻击性的军用战船,用来执行海岸防卫、辅助大型船只进攻等任务。随后,法国也掌握了这种战船的制造技术,将其纳入军用。英、法两国海军开始统一使用“护卫舰”一词,定义这种介于小型巡防战船和单桅战船之间的舰种。后来,护卫舰逐渐被更多国家海军纳入现役。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一批适用于近海活动的舰船如雨后春笋般被建造出来。护卫舰的功能也逐渐延伸——它可以执行警戒、巡逻、护航等任务,成为一种攻防兼备的海上作战平台。
1797年,美国海军宪法号护卫舰在波士顿下水。这是一艘木壳三桅风帆护卫舰。舰船以坚韧的橡木作为船壳板,整个建造过程消耗了1500棵大树的木材。作为全球舰龄最大的在役海军舰艇,宪法号护卫舰至今已服役200多年,仍然配备着一支60人的舰员队伍,只是不再执行军事任务,而是向公众和游客开放参观。
作为18世纪晚期法国造船界的领军人物,设计师雅克·萨内为法国海军进行了大部分船只的设计,例如海洋级一级战列舰、鲁莽级战列舰。监视人级护卫舰也是他的代表作。
雅克·萨内的设计以速度见长。他格外注重战舰的速度优势,因此他所研制的战舰普遍具有优美流畅的线条、高大的桅杆,以及数值较高的长宽比。然而,战舰作为火炮射击平台,这种设计对其稳定性也造成一定影响。
成立于19世纪的荷兰皇家斯海德尔公司,为荷兰皇家海军制造了大量军舰。在早期护卫舰的研制过程中,该公司加强细节设计,采用当时较为先进的工艺和材料,生产出的护卫舰质量较高、可靠性较好,在外观和性能上都达到了出色水准。
时间来到20世纪,日俄战争中,俄国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波罗的海造船厂和日丹诺夫造船厂等多家造船厂,建造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用于守卫与护航的护卫舰,并让它们执行海军基地附近海域防御作战的任务。不过,此时的护卫舰排水量较小,一般只有几百吨。由于火力弱、航速低、抗风浪能力差,这些舰船只适合在近海活动,发挥作用有限。
瞄准战场需求,现代护卫舰雏形渐成
战争,是推动武器装备井喷式发展的催化剂。
一战时期,德国潜艇部队反复冲击协约国的海上交通线。协约国因此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用于承担反潜和护航任务。新研制的护卫舰主要装备中小口径火炮、鱼雷和深水炸弹,在吨位、火力、续航性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当时,战场上出现最大的护卫舰,排水量已达到1000吨,并且具有一定远洋作战能力。这一时期,护卫舰开始明确在海军中的功能定位,现代护卫舰所具备的基本功能渐渐完善。
二战期间,德军潜艇部队采用“狼群”战术打击同盟国舰船,德军飞机也对同盟国舰队和运输船队产生极大威胁。这对护卫舰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美、英等国开始着手建造编队专属的护卫舰。
英国斯蒂芬斯船厂建造黑天鹅级轻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近2000吨。该型护卫舰既装备了防空炮,也配备了深弹投掷器、深弹施放轨、刺猬弹发射器等用于攻潜的装备,基本具备现代护卫舰形态。美国海军则在埃瓦茨级护航驱逐舰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建造了巴克利级护航驱逐舰。二战期间,其英格兰号战舰曾创下半个月内击沉6艘日军潜艇的战绩。
战争结束后,英国整合了国内各类轻型护卫舰与反潜护卫舰,并将二战时期建造的护航驱逐舰统一归入护卫舰范畴。最终,西方国家在舰级划分上达成一致,排水量3000吨以下的护卫舰和护航驱逐舰,统一被称作护卫舰。
二战后,众多参战国家军费紧缩,为了取得更好的性价比,护卫舰走上了多功能发展之路——在经济适用的原则下,各国根据自身战略需要,推出了一系列吨位、火力有所精简的护卫舰。这些战舰既能满足日常战备需求,又能在战时融入编队,执行反潜、防空、侦察、布雷等作战任务。同时,它也能为无人舰载机提供起飞和降落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战力补充器”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武器装备升级迭代,护卫舰开始配备导弹和直升机。导弹护卫舰应运而生。
美国佩里级护卫舰、英国公爵级护卫舰、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和德国萨克森级护卫舰,都是导弹护卫舰。1982年,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海军派出各种舰艇118艘,其中19艘是护卫舰。当阿根廷空军发射“飞鱼”导弹袭击英国常胜号航空母舰时,英军的大刀级护卫舰立即发射“海狼”导弹,将来袭的两枚导弹击落。
除武器配备外,护卫舰的整体设计也在不断改进。如丹麦爱尔堡造船厂建造的尼尔斯·尤尔级护卫舰,一方面首舷弧较大、舰首部折角线明显,有利于在舰体快速航行时减轻海浪冲击;另一方面设置了舭龙骨和减摇鳍,可以有效减少战舰横摇。几经改良后,这艘吨位不大的护卫舰紧凑地塞下了相当齐全的武器装备,展现了当时护卫舰的杰出设计成果。
遵循实用化理念,因时而变发展热度不减
护卫舰的研制,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发展重点。
进入21世纪,许多国家将海洋视作重要资源,纳入战略规划。近海成为各国进行防御的关键区域。相对灵活的轻型护卫舰,也因此受到追捧。
2004年,法国DCNS集团抓住机会打入市场,向法国海军提出开发追风级护卫舰的计划。
这是一款相对灵活的轻型护卫舰。追风级护卫舰包括3种型号:基本型、防空型和反潜型。它并非为法国海军设计,而是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用于出口贸易。马来西亚、埃及、阿联酋等国都是该型护卫舰的海外顾客。
无独有偶,俄罗斯金刚石船舶制造公司设计建造的暴徒级护卫舰,是专门为俄军里海舰队量身制造的一款小型舰艇。它尺寸小、吃水浅,虽然没有装备反舰导弹,但防空作战能力较强,可以打击海上舰船,也可以攻击岸上目标。
与之相对,护卫舰大型化则体现了另一个方向的研制趋势。对护卫舰而言,排水量增加有助于提升战舰适航性和自持力,能够搭载数量更多、种类更全的舰载武器。在执行防空、反导、反舰、反潜等任务时,部分护卫舰甚至可以配备巡航导弹进行对陆攻击。
2023年12月5日,德国海军当前最大的造船项目——F126型护卫舰,正式开始施工建造,首舰计划于2028年交付。根据预先设计方案,F126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达到万吨,采用柴电联合动力。该型护卫舰前后主炮、相控阵天线和烟窗将会集成于一处,采用新的上层建筑布局方式,提高隐身性能。这是设计中的重要亮点。
护卫舰究竟该大还是该小?对于真实的任务需求而言,答案永远是不确定的。
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特点。不久前,印太2023国际海事展上,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展出了全新的MEKO系列A210轻型护卫舰。MEKO型护卫舰是德国蒂森·克虏伯旗下布洛姆 弗斯公司设计的军舰系列,其创新地使用了模块化系统安装各种武器装备,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仅看体量大小就有8个级别,武器配备更是“五花八门”。前一代MEKO 200型护卫舰是该系列中最畅销的型号。根据使用国家的不同,MEKO 200型护卫舰衍生出一系列不同的子类型。目前,葡萄牙、土耳其、希腊、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国海军都装备了该型护卫舰。
从帆船时代到现代导弹护卫舰,护卫舰的进阶之路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始终朝着适应作战环境、作战需求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行。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战争形态变化,护卫舰还有机会作为更多新型装备的载体,进一步升级迭代。对于护卫舰设计与功能的探索,未来还将继续拓展完善。(李由之)
(责编:陈羽、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