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21:44:22 来源: sp20241118
中新网 上海8月29日电 (记者 王笈)法国艺术家乔治·马修的亚洲首场大型同名回顾展29日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以约80件作品的空前规模,全面展示乔治·马修40余年的艺术实践。
作为“新巴黎画派”的关键人物,乔治·马修(1921-2012)21岁起从事绘画创作,1946年开创“抒情抽象主义画派”,是对纽约抽象表现主义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欧洲画家之一。其作品以书法般的线条为特色,经常使用长杆笔刷,并将颜料直接从管中涂抹到画布上,以惊人的速度创作而成,每一笔都蕴含着明确的目的。
乔治·马修自1952年起创作尺幅巨大的绘画,画幅通常在4米至9米之间。1956年,他使用800管颜料和一架移动便捷梯,在法国巴黎创作了一幅长12米、宽4米的绘画;一年后,他又在日本东京仅用3天时间完成了21幅画作和一件长达15米的纸本油画。
布面油画《希望的必要性》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出。 中新网 记者 王笈 摄本次展览亦展出了艺术家的多件大尺幅作品。例如1958年的《于格·德·帕扬创立圣殿骑士团,1118年》长4.04米、宽1.965米,1965年的《巴黎,艺术之都》长9米、宽3米,1971年的《希望的必要性》长6米、宽2.5米……
其中,布面油画《希望的必要性》构图活泼欢快,几乎接近巴洛克风格,主要由两条红线构成,主线周围散布着无数抽象形状和符号,使画面呈现出黄、红、蓝、粉、紫、绿等颜色交错的绚丽景象。据介绍,这幅画作是马修为弗雷德里克·罗西夫拍摄纪录片《乔治·马修或存在的狂想》而现场创作的,音乐家范吉利斯在马修和一位蓝衣舞者的身旁即兴演奏音乐。
乔治·马修传奇性的公众绘画项目,还预示着行为艺术的兴起,自20世纪70年代起悄然推动着涂鸦作为城市语言的发展。(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