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15:23:58 来源: sp202411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三秦大地,巍巍秦岭云海翻腾,黄土高原由黄转绿。陕西胸怀“国之大者”,牢牢守好生态底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
赣鄱大地,襟江带湖,群山苍郁。江西扎实推进美丽江西建设,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长江干流江西段10个断面、赣江干流33个断面保持Ⅱ类水质。
八闽大地,山海相依,入目是绿,抬头是蓝。福建坚持走生态优先、陆海统筹的绿色发展道路,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以约占全国3%的人口、1.3%的土地、3%的能耗,创造了全国4.3%的经济总量。
彩云之南,碧水青峰,万物生机勃勃。云南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探索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双赢,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半年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2%。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江南北,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迈出重大步伐,共同绘就美丽中国画卷。
护绿扩绿,全力守好生态家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九曲黄河到浩荡长江,从巍峨群山到蔚蓝海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徐徐铺展。
守护绿水青山,万里山河更加多姿多彩。
长江逶迤,江西九江市把152公里长江岸线揽入怀中。“处理后的废水能养鱼,电子屏幕显示COD(化学需氧量)为14,好于国标。”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环保管理高级专家唐安中介绍。减污降碳、整治岸线、产业转型,大江东去见证生态之变。
“白鹭又来了!”福建厦门市环东海域,摄影师陈博拍下飞鸟点水的画面。福建扎实开展海洋生态高水平保护,2021年至2023年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持续高于85%。
从水里到岸上,从山上到山下,不断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云南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强化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陕西以秦岭区域、黄河流域为重点,近5年实施26个省级山水工程。生态保护举措实、力度大,换来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呵护生灵草木,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泥塘里,6头野生亚洲象嬉戏玩闹,许团明操作无人机,悉心观察。“24小时监测预警,为亚洲象提供全方位保护。”作为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坪管护站专职护林员,许团明雨林寻象、冒雨追象,与专业护象队跨区联动、携手守护。
在江西,华南梅花鹿、穿山甲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野外种群得到恢复性增长。在陕西,朱鹮和秦岭石蝴蝶从“濒危”发展到“壮大”。在福建,建立自然保护地358处,批复总面积约1538万亩。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日益完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不断优化。
建设美丽家园,城乡更加宜居宜业。
“看着好风景,吼上几嗓子,心里美得很!”石川河畔,陕西富平县居民魏美玲感叹。县里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价值,开启石川河全域治理,自然之美融入烟火小城。
福建龙岩市永定区龙潭镇修复废弃矿山,发展蝴蝶兰产业,“黑煤山”变成“花果山”;云南昆明市晋宁区牛恋村改造户厕、建雨污分流管网,打造美丽乡村;在江西南昌市的礼步湖污水处理站,绿树成排、凉亭点点,污水处理站成了口袋公园。城乡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好风光为百姓带来好生活。
从一地一域观全局。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半年我国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种群稳定增长,绿水青山成色更足、底色更浓。
逐绿兴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绿色决定发展成色。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
划边框,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
群山险峻,林海茫茫,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桐木保护站工作人员徐自坤巡山护山,“天上的卫星、空中的无人机,都成了好帮手。”
“在国家公园范畴的重点保护区,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国家公园红线外约1公里区域的保护协调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统筹保护与发展;在保护协调区外围约4公里的发展融合区,引导发展绿色产业。”福建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魏金俤介绍。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陕西出台秦岭产业准入清单;江西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廊道保护建设;云南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运用于高黎贡山等区域,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一系列举措,优化布局,明确底线,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优结构,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位于毛乌素沙地的陕西榆林化工园区内,加热、分离、催化、聚合……煤块变成白色的聚丙烯颗粒。“往高端攀,向绿色行,煤化工产业正朝着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榆林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位于江西南昌市的华润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湾里制造基地内,机械臂此起彼落,生产线有条不紊。“取材、预处理、灌装、入库全流程自动化,原材料、废气、废水全封闭管道输送,‘绿色工厂’节能降耗。”基地负责人钟志坚说。
促循环,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洱海之源,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凤羽镇,畜禽粪便收集员李春喜开着三轮车,开始一天的工作,“垃圾有地去,洱海才能更干净。”
18个乡镇(街道)的有机废弃物汇集到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7条生产线运转,废弃物变为有机肥料、生物天然气等。大理州引进社会力量,构建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
陕西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2023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2.38%;江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用途管制;福建大力推行排污权、碳排放权等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制度……相关地区因地制宜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绿色理念为引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高世楫说,接下来要不断优化完善政策法规,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点绿成金,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培育大量生态产品走向市场,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相关地区和部门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促进绿水青山更好转化为金山银山,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制度护航,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一水绕村,满山林海。江西靖安县港背村从过去“砍林木、挣快钱”,到如今守青山、护绿水。通过县里的乡村振兴—“两山”转化大数据平台,村民包希孟获得水域经营权,返乡创业办起农家乐。“资源变资产,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0余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吴竹林说。
江西出台试行全省统一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规范、统计报表制度、结果应用意见和生态资产价值评估管理办法。截至目前,江西碳汇、水权、排污权、用能权累计成交额近4500万元。
“有了汀江流域生态补偿,农场施用有机肥有补贴,绿色柑橘品质好、销路畅。”福建长汀县三洲镇党委书记汤钦洪说。
上游护好水,下游用好水。福建和广东签订《关于汀江—韩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协议》。“2016至2024年,龙岩获得汀江流域补偿资金25.44亿元,2022年以来汀江—韩江流域41个国省控断面、29个小流域水质监测断面Ⅰ至Ⅲ类比例达100%。”龙岩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蔡登峰介绍。
市场驱动,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产业向新向绿。在位于陕西西安市的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单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不断刷新。“每一寸太阳光都能被最大化利用。”公司总裁李振国说,近10年,隆基绿能累计生产光伏产品超205吉瓦,相当于9个三峡电站的装机量。
“美丽经济”茁壮成长。抚仙湖白帆点点,波光粼粼。新业态在云南澄江市海关社区矣渡小组落地。“靠着好生态,村里开办11家民宿、8家农家乐、2家帆船运动基地和2家潜水基地。”海关社区党总支书记施云宾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陕西提出完善秦岭区域、黄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三大屏障”保护体系;江西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省级绿色园区50家以上、绿色工厂200家以上;福建系统构建沿海产业节约集约布局、山区生态重点保护、山海协同联动的绿色发展格局;云南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切实抓好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阔步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本报记者王浩、韩鑫、董丝雨、张丹华、高炳、王丹、周欢、刘晓宇、王崟欣、杨文明、张驰)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