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6 01:36:05 来源: sp2024122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我们时时感悟:何以中国?
9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指出:“我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金秋时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游人如织。慕名而来的人们驻足在展柜前,国宝上的厚重铭文与繁复纹饰令人惊叹。自汉代以来的2000多年里,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数以万计,以其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文之重享誉世界。“藏礼于器,以器述史,宝鸡青铜器不仅是当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艺术和科技交融的产物。”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说。
防震展柜里的何尊最引人注目。这一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最近登上了人教版新编七年级历史教材的封面。器型上圆下方,体现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腹底有铭文12行122字,其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院长李岐介绍,为充分展示镇馆之宝何尊的魅力,博物院单独辟出整间中厅进行展示。从器型到纹饰,从铭文到释文,从何尊大事记到“中国”一词的存续,从文物展示、展板布置到研学互动,展览围绕何尊与“中国”的故事展开。
一南一北两个展厅里青铜器的故事同样精彩。来自西周晚期的逨盘,内底铸铭文372字,印证了《史记》记载周王世系的可靠性。四十三年逨鼎的内壁有铭文316字,呼应《周礼》中的“六廉”。大型打击乐器秦公镈,器身上有135字铭文,让史书里关于秦人开拓精神的记载立体而丰富。一件件青铜国宝,是“礼”的鲜活载体,也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据了解,逨盘、秦公镈等“明星”国宝经常“出差”,越来越多人有机会品读博大精深的青铜文明。
一座博物院,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2010年9月28日落成开放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就成为了解周秦青铜文化的打卡地。48万余件馆藏文物,展示着泱泱中华的文明密码。随着“青铜史书”承载的历史信息被不断揭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活化利用中激发新的创造。
今年6月,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合作实施青铜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经过精心修复,38件(套)珍贵文物将“重焕新生”。修复人员王子昱说:“三维技术、3D打印技术、高光谱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让文物携带的信息更清晰地展示出来。”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物保管部副主任崔睿华介绍,从去年6月开始,该院为宝鸡15家文博单位采集了491件珍贵文物的三维数据、898件珍贵文物的二维数据,使珍贵文物拥有数字身份,便于进行数字化保护。
一座博物院,也是一座开放的大学校。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近年围绕青铜文明“写”出精彩文章。通过展陈、研学、文创等多种形式,历经岁月洗礼的国宝重器在当代生活中“活起来”。
“青铜文化可以与多种艺术形式结合。”李岐介绍,他们策划的龙年主题展览,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龙元素,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展,还向社会征集海报、文创等作品。“两大系列、60余个研学项目,已覆盖百余所学校的近10万名师生。代表性课程‘青铜乐坊欢乐行’‘铜趣古今’等将青铜器的器型之美、纹饰之美、工艺之美传达给受众。”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院长翟慧萍说。文物展示、文化旅游、馆校合作相得益彰,古老青铜器与当下观众的距离被不断拉近。
何以中国?青铜国宝,提供了一份来自数千年前的答案,也展示出熔铸古今的文化包容力、精神塑造力和情感凝聚力。从发现“宅兹中国”到理解“何以中国”,一代代中国人正用强烈的自信、满腔的热爱,不断为“何以中国”增添新的注脚。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4日 04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