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5:40:06 来源: sp20250108
中新网 鄂尔多斯10月28电(记者 左宇坤)“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牛羊跑。”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可以在春夏好时节看到这般一碧万顷、美丽如画的草原风景。
天蓝、地绿、水清、景美是人们的热切期盼。除了美丽的草原自然风光,乌审旗资源能源也十分富集,是鄂尔多斯市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核心区,还有着“中国天然气之乡”之称。
背靠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该怎样以生态优先为导向,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绿色崛起?近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组织开展的“碳”路中国——生态文化探访活动来到鄂尔多斯市,看乌审旗如何坚持生态与产业并举,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资料图:运煤列车。 中铁呼和浩特局供图煤炭的绿色转身
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南大门”,地处蒙陕宁“能源金三角”核心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质条件造就了富集的矿产资源,在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中地位重要。
这里就是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全国重要的气源地、煤炭保供基地,甲醇、烯烃等煤化工产品生产地,以及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当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正经历着转型升级的考验,想要实现突破发展,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是必由之路。
在乌审旗图克工业园区,可见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装置塔罐林立。据中天合创项目负责人介绍,园区设计有两座千万级煤矿及配套洗煤厂;化工装置设计有两个系列煤制甲醇装置系统,可年产甲醇360万吨,以及两个系列的甲醇制烯烃装置系统,可年产聚烯烃产品137万吨。
“作为特大型国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中天合创凭借集煤炭、煤化工产品和电力生产为一体的产业优势,为内蒙古及周边相关地区,乃至全国提供了大量优质的聚乙烯、聚丙烯产品。”工作人员表示,定位精准的中天合创,正致力于做优煤炭化工,这既是对能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发展的积极探索,又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
这些看似专业的化学名词,如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以聚烯烃终端产品为例,为落实国家加快推进地膜污染防治,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中天合创的线性聚乙烯装置生产了应用于新疆的耐候地膜专用料34GL,具有防老耐候、绿色环保、回收率高等特点。
再走进同样位于图克工业园区内的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大厅内高耸着大片的植物,让人仿佛身处热带雨林地区。很难想象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只有漫天风沙的沙漠小镇。
中煤鄂能化的图克厂区主要负责年产100万吨合成氨、175万吨尿素装置和年产100万吨甲醇装置的生产管理工作,年转化煤炭520万吨,两期项目保持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运行至今,尿素完全成本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每天,园区内产出的大颗粒尿素大量销往东北地区以及出口海外。煤化工企业用水量巨大,但处于缺水地区的中煤鄂能化,却在煤矿与煤化工废水综合利用方面探索出了门道。
据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建设了矿井水处理装置,将煤矿疏干水资源化利用为化工企业生产用水,缓解了周边煤矿排水困局的同时也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成功开发国内首套煤化工废水结晶分盐装置,真正实现了煤化工废水零排放。
同在乌审旗,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30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该项目创新采用绿氢与现代煤化工融合协同生产工艺,建设年产300万吨烯烃,其中除了260万吨的煤制烯烃,其余40万吨是通过配套建设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用绿氢替代煤炭进行生产的,将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高端化工产品的项目。
据了解,自今年3月全面开工以来,项目计划用18个月建成投产。届时宝丰能源烯烃产能将大幅度提升,达到520万吨/年,将建成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绿氢+”煤制烯烃产业基地,在现代煤化工领域持续领跑。
秋日的巴音淖尔草原。 中新网 左宇坤 摄草原的华丽新生
在转型发展之路上,乌审旗不仅依靠延伸资源型产业链条实现了煤化工的华丽转身,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深居其中的乌审旗全旗森林面积却达到579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为32.92%和80%。乌审人以生态环保为己任,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毛乌素绿色传奇”。
隶属乌审旗的巴音淖尔草原便位于毛乌素沙地腹地,拥有着4万多亩的天然草原及9000多亩天然湖泊,是内蒙古西部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原生态天然草甸草原,绝大部分草原、湖泊、森林等自然生态环境仍保持其原始古貌。步入其中,宽广辽阔的大草原一望无际,隐约还能看到远处巴音淖尔湖面的粼粼波光。
若是处于七八月间的旅游旺季,会有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打卡。除了观赏草原风光、了解草原文化,游客在巴音淖尔草原还可以体验牧家乐、骑马、射箭、民族服饰等富有趣味的旅游项目。在盛大的夏牧活动时节,包括敖包会、羊毛节等活动也深受游客喜爱。
回首早些年间,巴音淖尔草原上的牧民还主要以放牧为生,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乌审旗以草原生态旅游为突破口,抱团发展草原旅游项目,草原旅游业成为了带动牧民转产增收的新途径。
在发展草原生态旅游业的早期,当时的草原还被铁丝网围栏分割为许多不同的小块区域,令游客颇为遗憾。为此,当地专门成立了巴音淖尔草原旅游文化发展专业合作社,并与周边牧民商议,拆除草原围栏,游客可在连片的草原观光,实现了分散经营到集约发展、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转变。
此外,当地牧民严格执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做到草畜平衡,不断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初步建立起“合作社+基地+农牧户”抱团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牧户就地转产,参与旅游项目的经营,带来收入。
大漠的风蚀,茵茵的绿野,悠远的牧歌,疾驰的马蹄……如今,巴音淖尔草原的“旅游+”之路越走越顺,发展脚步越奔越快,农牧民吃上旅游饭,走上幸福路。
科学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秉持绿色发展为理念导向,乌审旗了走出一条因绿而兴、因绿而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