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说话 让历史滋养当下(序与跋)

发布时间:2024-12-01 04:06:45 来源: sp20241201

  《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巩文等撰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我们只有从人类社会历史中汲取更多智慧和滋养,才能弄懂今天的世界为什么是这样,才能搞清楚明天的世界往哪里去,才能把握当下中国和世界应该行进在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上。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中国历史研究院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为推动中国历史研究发展、加强中国史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作出贡献。

  为人民做学问,是新时代中国史学的鲜明底色。为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研究导向、让人民群众共享新时代历史学发展成果,中国历史研究院肩负起发挥历史学资政育人作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面向全国史学界,组织各领域专家学者,编写并推出史学类普及性读物,其内容涵盖考古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等方面。

  “大家写小书”历来为中国学术界所倡导,也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以往史学家们编写的许多优秀普及性读物,深得社会各界青睐,为涵养史学素养贡献良多。在新时代,我国史学工作者接续奋斗、潜心治学,在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上取得一系列新认识、新观点,但其中的大多数并不为大众所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与日俱增,回应时代关切,满足人民群众对历史知识的多方面需求,是新时代史学工作者理应承担的使命。将专业性的、前沿性的史学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普及性资源,使高深晦涩的史学研究成果走出“象牙塔”,走入寻常百姓家,把更多科学的、真实的、客观的历史知识传播给大众,是新时代史学工作者理应肩负起的责任。

  为此,中国历史研究院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大众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己任,不断推动优秀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谋划历史知识普及性工作。我们希望以生动清新的风格、严谨朴实的文风、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洁清晰的内容、图文并茂的形式、短小精悍的篇幅,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史学家的笔下,沉寂的人类历史展现出真实而生动的面貌,“复活”的各类出土文物更加妙趣横生。当人们畅游在史学知识海洋中时,不仅仅是对古老历史、灿烂文明的凝望,更能够从中领略到历史的博大精深、感悟到文明的源远流长,从而在对历史的回望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加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

  当然,无论考古学,还是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可供普及的科学知识实在是浩如烟海。如何为大众提供更多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的史学类普及性读物,如何精准对标不同群体对历史知识的需求,尚待不断探索。在此,我呼吁史学工作者把传播正确、科学历史知识的责任扛在肩上,把促进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自觉的重任举在头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出更多有灵魂、有思想、有情怀的史学类普及性读物。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给予我们更多支持和关心,你们的支持和关心将是我们推出更多高质量史学类普及性读物的最大动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历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此文为《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一书序言,本版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7日 2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