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12:10:01 来源: sp20241230
在科技竞争中创造新辉煌
“这不是人生顶点,而是新起点!”“未来,要跳出科研舒适圈!”
12月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举办新当选院士颁证仪式以及学习座谈会,院士们情绪高昂,“金句”频出,倍感自豪的同时,他们对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也都有清醒认知,那就是在科技竞争中勇挑重担,创造新的辉煌。
从零开始 保持初心
从“两弹一星”到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从首艘国产航母到“探月”“探火”“逐日”,从中国空间站、量子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速磁浮列车到国产大飞机C919等,这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背后,无不饱含院士们的卓越付出。
60多年来,院士群体以实际行动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院士群体的荣誉是一代又一代胸怀祖国、献身科研、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院士们拼搏奋斗铸就的。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院士表示,希望全体新当选院士继承发扬学部优良传统,倍加珍惜院士荣誉,决不辜负党和国家重托,积极践行“四个表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个人学术生涯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院士们表示,当选是一个新起点,未来仍要坚守初心,砥砺奋进。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眼中,院士不仅意味着荣誉,更意味着责任和使命。30余年奋战在运载火箭研制一线,他的生活早已和火箭紧密相连,“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院士这份荣誉,从零开始,保持初心”。面对新的起点,他表示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工作、自主创新,不断掌握核心技术、铸造大国重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永远不要忘记我们从哪里来,为什么出发!”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表示,希望院士们始终以“从零开始”的心态、革故鼎新的勇气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事业,在科研创新中保持谦卑之心,在学术学风上抱有虔诚之意,继续深耕本领域、扎根第一线,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需求 使命所系
60多年来,数千名中国科学家获得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他们为新中国科技事业乃至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我国追赶欧美国家科技水平、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代代院士持续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追求学术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勇担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责任,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也是院士们的共识。
“要将个人理想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尼玛扎西长期扎根西部教学科研一线,为提升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信息化水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他表示,将带领团队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支撑国家强边富民科技行动,赋能边疆民族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夯实我国在国际藏文信息系统领域的主导地位贡献力量。
“我们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国家重大需求就是我们的心之所系。”来自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的李殿中院士说,“未来,要跳出科研舒适圈,从会做什么向该做什么转变,从材料出发,打破材料与加工制造之间的壁垒,从过去只做材料到现在要做部件跨越。”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金奎娟院士从事光物理研究,她将自己求学和科研的历程形容为“追逐光、靠近光、传递光的过程”。“未来我会更加努力探索和发现更多物质科学的新规律和新应用。和广大科研工作者一道,倾尽所能,用光照亮我国的科技强国之路。同时,继续站在国际学术的平台上,为提高中国物理的国际能见度和前瞻性作出更大贡献。”金奎娟说。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表示,我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跨越发展。他希望院士们主动担负起新的使命任务,在勇攀科研高峰的过程中,既要“顶天”,带领科研团队挺进国际科技创新最前沿,也要“立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敢为人先 服务人民
当前,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已成为科技大国,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侯建国希望新当选院士以实际行动履责担当,践行国家使命,带头作出更多重大战略性和原创性贡献;主动履职尽责,积极开展高水平战略决策咨询和高质量科普活动。
“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创造出更多‘国之重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李晓红期待,院士们紧跟全球工程科技前沿进展,敢为人先,勇闯“无人区”,解决重大原创性引领性科学问题,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战略咨询研究和评估,为国家建真言献良策。
对此,院士们纷纷踊跃建言。
“我国信息通信技术突破性、颠覆性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研发依然薄弱。”来自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的尤肖虎院士直言,“这要求我们以更大的智慧去辨识未来发展的关键路径,以更大的勇气去探知未来科技发展的本源,以更为持续的耐心去解决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技难题。”
“新药研发与药物合成是国家战略所需,是我的使命所系。”来自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的游书力院士说,将和团队深入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瞄准合成化学中重大的科学问题,将世界科学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将研究成果服务于人民生命健康。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来自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的刘超院士深情地表示,院士既要有仰望星空的高远之志,又要有扎根一线的踏实之风;既要有充盈天地的浩然之气,又要有法天则地的敬畏之心。他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斗士,做传承红色基因的志士,守正创新,为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北京12月8日电 本报记者 詹媛 张晓华)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