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版观察: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布时间:2025-01-01 12:04:31 来源: sp20250101

2024年09月13日 第 09 版

编者按:

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继续把经济体制改革推向前进(人民观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擘画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宏伟蓝图,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这一重大论断,确定了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决定》明确的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部署,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经济体制和其他各领域体制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产生,是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动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被邓小平同志称为“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位置,谋划和部署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和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重大论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二十大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进一步部署。

4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持续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为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破除障碍、激发活力、开创新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必须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来谋篇布局、守正创新、深入推进。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攻方向,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注入强大动力、开辟广阔前景。

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基础支撑。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目标的达成都需要实现制度的现代化,其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就是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我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在实践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效激发了社会财富创造潜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坚实基础,生动展示了我国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助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以显著制度优势、强大制度效能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迫切需要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点,在灵活高效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上具有重大优势: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生产力,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出发,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确保发展的公平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平衡充分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一系列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才能实现。通过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增强发展的创新性;通过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推进产业合作、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确保发展的平衡性;通过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高效集聚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实现发展的开放性;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升发展的共享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坚实基础。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健全完善产业链、金融、能源、粮食等关键经济安全领域的体制机制,这将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在极端情况下的稳定性和韧性。在应对重大风险过程中,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迅速稳定市场预期,调动各类资源,集中力量妥善应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完善的经济风险防控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确保党和国家有强大的实力和足够的底气经得起各种风浪冲击,走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围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紧密相关的重点领域、核心问题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不折不扣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制定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目录,引导国有企业进一步强化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完善招投标制度规则。强化统一的市场监管,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健全国家标准体系。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完善流通体制,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因地制宜优化住房、汽车等部分领域的限制性措施。

推动市场基础制度和宏观经济治理进一步完善,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完善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健全企业破产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加快推进社会信用建设立法。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机制,加强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税收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等,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

推动改革和发展高效联动,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围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形成面向未来的创新型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构建有利于加强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良好创新生态。

推动改革和开放互促互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和两岸融合发展。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抓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落地。

推动发展与安全有效统筹,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注重围绕保障经济安全深化改革,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加快完善国家储备体系。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完善金融安全体制机制。

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协同联动,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改革,持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观察者说)

方福前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政府和市场这个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定稿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经济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同参与者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秩序,依照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进行市场交易。实现市场交易顺畅、市场运行平稳,离不开政府参与。正因如此,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政府作用通常表现为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市场作用通常表现为供求关系、价格自发调节和公平竞争等,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政府和市场关系处理得好不好,关系资源配置效率能否得到改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否实现稳定可持续、收入和财富分配能否实现公平公正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经过几十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推进价格改革和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知识、数据等重要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当中就包括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应当看到,这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这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放得活”,就是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市场潜力。为此,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等等。这些举措有利于扩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空间。

“管得住”,就是要围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同时积极应对外部冲击,熨平经济波动,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增长。为此,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要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同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等,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实现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杨继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各类经营主体蓬勃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这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有助于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对于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经济预期。预期是企业与个人对未来的判断,将影响其对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安排。稳定预期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系着整个社会的投资与消费规模,是影响经济走势的重要变量。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等,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财产权;等等。这些举措将筑牢经济运行的基础,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增强社会信心,形成良好经济预期,让各类经营主体底气更足活力更旺。

构筑经济高效运行的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激励着企业和个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技术、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和利润。与此同时,市场上的其他主体也会纷纷效仿。如此不断反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将不断提高。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通过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等等。这有利于构筑经济高效运行的激励机制,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企业家提供广阔舞台,让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经营主体各展所长。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才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以及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通过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等等。这将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应当看到,对照高水平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短板与弱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这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要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完善流通体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作者为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院长)

(责编:岳弘彬、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