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3:41:46 来源: sp20241223
学历的含金量有多高?有时候也与发表的论文数有关。
对我们专业而言,能够获得博士学位,意味着已经手握多篇C刊论文。3年前,在我读书期间,规定的毕业条件还是至少发表5篇C刊,其中至少4篇是学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当时,同门师兄因为读博期间论文高产,成功应聘“双一流”高校在职博士后,我也在后来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
不可否认,学历是能力的载体,更是工作的敲门砖,在教育、法律、医疗等领域,尤其如此。手握这块敲门砖,你才能获得进一步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我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学生时的慌张与焦虑。那一刻,博士研究生学历带给我的学术能力几近失效,转而是尽快提升教学能力的急迫心情。我开始把重心放在教学上,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但当我在学生评教中接连获得优秀,在校内外多项教学竞赛中获奖,教学能力逐渐被认可时,现实却又给了我一击。
前年参评副教授,我没通过。当时一位校外专家给出的意见是,自工作以来缺少足够分量的独立科研成果——也就是,文章发得少了!显然,在职称评价体系中,专家仍然更看重学术能力,没有足够的研究成果,发的论文数量少,自然达不到要求。
学历有了,能力也有了,但能力是否得到认可,如何才能得到认可,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也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中,能力只有以成果的形式呈现,才有被认可的可能,而成果的数量至关重要。
但是,文章发得多,就能代表你综合能力强吗?
学历与能力哪个更重要,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不同人生阶段,它们发挥的作用不同——求学阶段,需要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论文达到毕业要求;求职阶段,学历是最基本的敲门砖;但在工作阶段,能力才是获得更多机会、实现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真心说,论文发得多,不代表工作能力足够出色,只有不断提升与工作要求相适配的综合能力并得到认可,学历才不会只是一个被束之高阁的虚名。
(作者:胡媛媛,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网友留言板
三思:作为一名在高校任职几年又做回学生的在读博士,我感同身受,有时也深感无奈。对“青椒”来说,上好课和搞好科研、发表足够多的成果,总会有些冲突。毕竟精力有限,再加上“青椒”们一般课都比较多、家中小孩又比较小,评职称的现实压力又足够大,发论文又很“卷”,几项叠加下来,“青椒”们总是焦头烂额、疲于应付。大概只有多元的评价体系、宽松的用人环境、足够的人文关怀、畅通的晋升渠道,才能让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精力和基础去沉淀、去积蓄、去证明自己。
陪你长大:老师的能力只是凭C刊和SCI来代表吗?当然不是!强烈建议所有高校职称评审都分教学型、科研型、复合型,而不是科研一直大于教学!
小狗兔子还有猫咪:作为一个本科生,我们想要的是真正能学到东西的课堂,而不是花时间和精力上“水课”。但我们也理解,老师被论文指标压弯腰,投入课堂教学的时间不得已被挤压。
牛刘怼怼:主要是现在依旧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部分时候还是以文章数量论高下,看期刊影响定输赢。但这忽视了不同学科期刊的数量问题和成果转化难易度。
日月:医生晋升也得靠课题论文!而不是专业能力,病人认可。
叮咚:我的建议是让学生的评价更有力些,让论文的影响力降低些。大学生是具有一定判断能力的群体,哪怕是大一的学生也清楚哪位老师负责任,哪位老师在“划水”。搞科研不就是为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更多人能获取到的知识吗?教授的本质依然是教师,教书育人是其重要职责,如果一心搞科研而忽略了教授知识,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责编:李依环、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