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17:16:16 来源: sp20241121
中国政府友谊奖奖章。 壮晓舒摄
近年来,许多外国专家感受到发展机遇,来到中国安居乐业。图为德国工程师萨沙(左三)与妻子约翰娜(左四)在位于吉林长春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会议室开会。 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摄
罗伯特·盖德勒。 张健涌摄
奥萨马·阿布达拉·阿布德尔沙菲·穆罕默德。 受访者供图
埃万德罗·卡瓦略。 受访者供图
3月1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党员志愿者与外国专家、国际友人共同栽种树苗。 李 选摄(人民视觉)
外国专家积极投身中国发展,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三位获颁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外国专家。他们表示,中国是充满机遇的发展热土,期待继续当好友谊使者,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力量。
奥地利籍技术专家罗伯特·盖德勒——
“这里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公司”)焊接总监罗伯特·盖德勒说,“我第一时间和远在家乡奥地利的亲朋好友分享了喜讯。”
盖德勒是世界轨道交通装备焊接领域的资深技术专家和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委员,自2001年至今,他已先后在北京、吉林长春和湖南株洲等地工作,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发展进步。
焊接技术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焊接质量直接影响轨道交通车辆运行安全。“2015年我刚加入中车株机公司时,公司主要依靠传统焊接工艺。如今,我们已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焊接车间之一,全面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盖德勒表示,焊接工艺的不断提升,是中国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中国轨道交通铝合金车体焊接只能使用进口高性能铝合金焊丝。2019年,盖德勒带领团队开展高性能铝合金焊丝国产化研发。经过一年半的调研、试验、选型与改进,首批国产化高性能铝合金焊丝于2020年底成功运用。“技术创新有助于应对挑战。中国轨道交通行业非常重视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展现出强劲的研发实力和制造能力。”盖德勒说。
盖德勒对中国轨道交通领域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全面的供应体系印象尤其深刻。他表示:“以株洲为例,中车株机公司生产基地的规模和产能超过欧美主要生产基地规模和产能的总和。相关产业链400余家企业汇聚于此,所有配件和物料都可以快速获得,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这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发展塑造了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
“从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逐年增长,中国在轨道交通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在盖德勒看来,中国的轨道交通事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重大突破,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为民众带来真真切切的便利和好处。“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了乘坐地铁、高铁,缩短了出行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
近年来,包括中车株机公司在内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积极“走出去”,产品出口到德国、塞尔维亚、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国,助力当地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看到团队参与研制的轨道交通装备陆续在其他国家落地应用,我感到非常自豪和开心。中国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希望这些项目促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盖德勒说。
工作之余,盖德勒喜欢骑着自行车在株洲市区休闲体验。“株洲城市环境很好,骑行在路上,让人觉得心旷神怡。”盖德勒表示,公司经常为外籍员工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如中文学习、参观历史古迹等。“我的中国同事也非常友善,周末我们会一起喝茶,他们还会带我体验中国书法等。”
“我现在越来越适应在中国生活,这里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盖德勒表示,中国启用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发布《外国商务人士在华工作生活指引》等,进一步提升了外国友人在华交通、生活、消费便利度,“未来,我会继续留在中国,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埃及籍植物内生菌专家奥萨马·阿布达拉·阿布德尔沙菲·穆罕默德——
“我是‘中国制造’的专家”
“我近期准备回一趟埃及,和亲人朋友分享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喜悦,将自己的中国故事讲给更多埃及人听。”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特聘副研究员奥萨马·阿布达拉·阿布德尔沙菲·穆罕默德已在中国学习工作十几年,“我为自己能参与并见证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感到十分自豪!”
奥萨马与中国的缘分始于2008年。那年,他来到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学位。奥萨马说,他在埃及查阅了大量论文和报告,发现很多研究成果都来自中国,“中国在科技领域发展迅速,我应该到中国来求学。”奥萨马表示,留学中国让他的科研能力更上一层楼,“中国在科研领域塑造了我,我是‘中国制造’的专家。”
2014年,奥萨马返回埃及后不久,就通过“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来到新疆生地所进行学术研究。“中国新疆和埃及的自然环境有不少相似之处,与我的研究方向比较契合,微生物团队课题组负责人又是该领域非常出色的专家,我没有丝毫犹豫就来了。”他说。
目前,奥萨马从事植物内生菌方面的研究,致力于盐渍化土壤改良和干旱区农业发展。来新疆之前,奥萨马就了解到新疆在盐碱地改良方面所做的工作,“比如使用生物有机肥、种植‘吃盐’植物等等,我希望这些研究成果也可以被埃及借鉴应用。”在新疆生地所,奥萨马感受到中国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中国在实验设备、学术环境和研究资金投入上要优于其他国家。我参与了很多科研项目,学术研究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奥萨马在干旱区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的挖掘与功能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发表细菌放线菌新目3个、新科6个,新属及新种数个,目前已筛选出多个能够帮助农作物生长的抗病促生菌株,有望应用到中国和埃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作为外国青年学者,奥萨马在202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
除了在科研上取得多项进展,奥萨马还积极推动埃中两国在科研领域的合作。在他的牵线下,新疆生地所和埃及阿里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目前正在积极筹划共建联合实验室,建成后将给两国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2021年,奥萨马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国专家“天山奖”,这是当地政府对为新疆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授予的最高荣誉。
每次回到埃及,奥萨马都会给自己的同胞讲述在中国的经历和他所了解的中国。他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埃及学者来到中国进行科研工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搭建互学互鉴、民心相通的友谊桥梁,相信埃中之间的学术交流也会越来越深入。
为了纪念自己与中国的感情,奥萨马特意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字“金山”,取自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天山。“我已经是半个中国人了。”奥萨马笑着说,他已于去年5月获得中国永久居留许可,“非常感谢中国给予我的一切,未来很长的时间里,我都将继续留在中国进行学术研究。”
巴西籍中国问题专家埃万德罗·卡瓦略——
“继续努力讲好中国故事”
“每年中国全国两会期间,都是我最忙碌的时候,巴西和中国媒体的采访邀请络绎不绝。”记者见到巴西中国问题专家埃万德罗·卡瓦略时,他刚刚结束一场采访。他笑着说,两会是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也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窗口,“我希望能为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贡献一份力量,即便再累也值得。”
卡瓦略长期在巴西从事法律和教育工作,在南美洲最大的智库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和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担任国际法教授。“最初了解中国是出于对中文的兴趣。后来,我不再满足于阅读关于中国的书籍,来中国亲眼看看的愿望愈发强烈。”2013年,卡瓦略通过参加交流项目,先后在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访问学习,“终于美梦成真。”
从那以后,卡瓦略频繁往来于巴西和中国,把助力巴中、拉中交流合作当做自己的重要使命。“中国和巴西分别是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已连续十几年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更多的巴西人需要了解中国、熟悉中国。”在卡瓦略的持续推动下,瓦加斯基金会设立了巴西—中国研究中心,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也正式揭牌成立。他还推荐了不少巴西学生到中国留学,“我特别希望他们能够到中国去看一看,肯定会有不少收获。”
卡瓦略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积累了丰富的见闻:在北京走街串巷,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感悟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在上海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感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广东珠海与雄伟的港珠澳大桥合影留念,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非凡成就……卡瓦略习惯将自己在中国各地的见闻发布在社交媒体。“你看这条,中国高铁在巴西非常有名气,这么多人点赞留言。”他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他社交媒体上关于中国高铁快速、准时的视频。
在与卡瓦略的交谈过程中,他对中国历史文化、民族特点、发展历程的理解,令人印象深刻。卡瓦略是巴西最早研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学者之一。在他的推动下,瓦加斯基金会等研究机构多次举行共建“一带一路”研讨会。“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纳入瓦加斯基金会研究课题具有重要意义,该倡议有力促进互联互通,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助力。”卡瓦略说。
自2015年起,卡瓦略担任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葡文版杂志执行主编,他深度参与杂志内容策划,协助创建了《今日中国》葡文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为巴西读者提供了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今年年初,卡瓦略主持的播客节目正式上线,邀请在华巴西青年以对话形式讲述留学中国故事,促进巴中青年相互理解和交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希望巴中两国人民可以互学互鉴,增进友谊。”
“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鞭策我继续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在卡瓦略看来,2024年对巴中两国关系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巴中即将迎来建交50周年,我期待能一直为促进巴中交流合作、为两国关系更好发展贡献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0日 17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