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03:58:19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网 北京8月21日电(记者 陈溯)浓雾、团雾和道路结冰等交通高影响天气如何强化监测预警?交通气象监测设备如何低成本大面积布设?交通气象监测设备布设、应用、维护等如何管理?
近日,中国气象局联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编制的《集成式交通气象监测仪技术要求》和《集成式交通气象监测仪测试大纲》正式印发,标志着中国气象局在统筹交通气象行业管理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2024年2月23日7时许,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娄江快速路高架段,因道路结冰,上百辆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严重拥堵;2023年11月,安徽、江苏等地出现浓雾天气,多地高速公路出入口关闭,大量车辆滞留,造成交通拥堵……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预防恶劣天气给交通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公安交管部门和气象部门共同面对的难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恶劣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比超20%,其中高速公路阻断占40%,阻断事件年均发生2万多起,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交通这条“大动脉”,必须确保安全、通畅、高效,需要精准、及时、有效的交通气象服务保障。但是,我国交通气象服务整体还处在起步阶段,作为开展交通气象业务基础的监测能力也相对薄弱。
据全国公路交通观测能力调查评估报告统计,目前我国专业交通观测站分布不均,对浓雾、团雾和道路结冰等高影响天气监测能力不足,无法满足需求。“其中很大原因是交通气象监测设备布设严重不足,急需增加站点数量和密度。”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司长方翔介绍。
“实践发现,传统的交通气象监测设备存在种类繁杂、质量参差不齐、安装复杂等突出问题,而且价格偏高,难以在全国推广布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通气象业务的发展。”江苏高速公路联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大数据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楠道出交通气象监测设备推广布设的难题。
随着《技术要求》和《测试大纲》的发布,这种局面将被改变。“集成式交通气象监测仪与以往传统交通气象站的最大不同是集成化,要求设备既能够满足公路交通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和规范标准,又要实现多要素传感器及相关电气部件的高度集成,内部各个传感器组件能够直接连接到一个微控制单元上,实现数据的采样、处理和上传。同时,制造、布设和维护成本也大幅降低。”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副研究员尹曦辉介绍。
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集成式交通气象监测仪在满足交通气象监测设备高标准要求和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业务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从核心主控部件到各个传感器均实现了国产化制造,在集成式交通气象设备领域实现自主决策、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
“这两部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恰逢其时,小型化、精细化、规范化、高性价比的集成式交通气象监测设备不仅有利于交通气象设备产业升级,还为后续全国范围内开展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奠定了基础。”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广林介绍。
交通气象服务工作点多面广,作为服务基础的交通气象监测站也涉及数据标准、站点选址、电力供应、维护保养等多方面问题,需要多部门协作,引导交通行业气象统筹发展、有序发展、全面发展。
2020年,公安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开展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试点工作。作为试点省份之一,江苏省气象部门和公安部门在徐州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建立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全业务流程,最终形成交通气象服务“江苏方案”和“徐州样板”。
随后,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决定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选取了全国108条、110条、123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推广应用试点成果。
2024年2月4日,中国气象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高速公路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的指导意见》,启动小型化、精细化、规范化、高性价比的集成式交通气象监测设备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
为此,三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气象部门作为交通气象服务的关键支撑单位,负责强化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推进交通气象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确保标准与实际需求相适应。公安部门作为道路的安全管理者,负责确认恶劣天气发生时的风险隐患路段,对站点建设位置和设备功能需求等方面提出建议。交通部门作为道路的运营者,将在后续设备安装部署,运营维护等方面提供可靠支撑。
“未来,我们将逐步建立健全以交通气象综合观测、气象仪器设备和气象服务技术为重点的交通气象标准体系,实现交通气象业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这也将促进行业内部有效联合、部门之间深度融合,对气象与其他部门及行业的融合发展具有强大示范作用。”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曹晓钟说。(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