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5:29:37 来源: sp20241228
中新社 长沙11月30日电 题:从医人到“医”物的金缮修复师:一漆一箔修补“时光碎片”
作者 张雪盈
将破损的瓷盘小心翼翼地清洗、补缺后,长沙“85后”金缮修复师肖雯文开始着手调制后续修复所用的生漆。待描漆与上金步骤完成,瓷盘原有裂纹将被具有装饰作用的金色线条取代。这意味着,残缺的宝贝很快可以“重回”主人身边。
金缮是一种运用纯天然材质修补残缺器物的工艺,起源于中国传统髹饰工艺的金泥工艺。不同于无痕修复,金缮修复不试图掩盖缺陷,多用生漆和金箔对裂隙进行黏合点缀,通常会在器物表面留下清晰的纹路,有如经岁月洗礼后生出的“皱纹”,呈现别样美感。
经肖雯文修复的瓷杯。 (受访者供图)肖雯文出生于湖南邵阳的一个医护家庭。大学学医的她曾被电视节目中一件金缮修复成品所惊艳,从此开始关注金缮这门传统技艺。在医院工作六年后,她开启了新的人生规划:辞职创业,自学金缮,改行修瓷器。
作为天然涂料中致敏性最强的物质,生漆的强过敏性如同一张天然滤网,将不少毅力不足的人排除在外。在与金缮结缘的七年时间里,肖雯文经历了数十次过敏,留下了深浅不一的疤痕。这些疤痕见证了她修复价值超20万元人民币的古董花瓶,亲历了她“缝合”稚童赠予母亲的普通陶瓷杯。
在肖雯文看来,医人与“医”物存在相同之处,用金缮“医”好承载情感的器物,既是修补破碎,也是帮物主人复原“时光碎片”,疗愈人心。“要用近乎完美的手段来成就不完美的事物。”如何使纹路更具美感、填补破碎的缺憾也就成了肖雯文的必修课。
伴随时代变迁与文化互通,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地有各自的金缮流派。“纹样取材可多元,表现宜从简。”肖雯文在充分了解海外金缮工艺的异同后,将目光投向了自幼喜爱的中国传统文化,将梅、兰、竹、菊等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简化设计后融入裂口,收获了一批年轻人的喜爱。
10月18日,长沙“85后”金缮修复师肖雯文为破损瓷盘上底漆。 张雪盈 摄如今,肖雯文的小店已成为不少人修补心爱之物的“疗愈所”,其接到的修复订单排期已超半年,还收获了七名徒弟,结识了一批同好。
对行业怀揣憧憬的同时,肖雯文心有隐忧。她坦言,因中国本土的金缮技艺以口口相传为主,暂未衍生出类似日本、新加坡、美国的段位考级制,金缮市场鱼龙混杂。
谈及未来,肖雯文计划在闲暇时拓展学习漆器制作,冀凭借古老的技艺创造符合现代审美、兼具实用性的作品。“希望通过年轻的力量让金缮等传统工艺重回大众视野,让大家接受它,再喜欢上它。”(完)
【编辑:于晓】